一起来看看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2024年十大流行语

更新:
2024年12月09日 20:48
这些流行语的意思你都懂吗?
中国2024年十大流行语。(CCTV截图)

意思你都懂吗?

中国专抓文字臭虫的刊物《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发布2024年中国的十大流行语。

其中,“智能”2024年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十大流行语里有三个词语跟它沾上边。

1、数智化

数字化一词源于英文单词“digitise”,最早记录于1950-55年,由“digit”(数字)和“-ise”(动词后缀)构成。

数字化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普及。

1953年,数字化一词首次被使用,标志着这一概念的正式确立。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来到2024年,“数字化”已经out了。

今年,中国多了一个流行词语——数智化

这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即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化的高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数智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红蚂蚁查找了新报业媒体的新闻资料,数智化这个词只在新加坡媒体出现过三次,分别是在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

2、智能向善

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地增进人类的福祉,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能向善”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的。

马化腾在演讲中提出,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需要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强调“科技向善”的理念,希望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关注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

此后,“智能向善”成为了中国讨论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核心话题之一,尤其是科技行业。

另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要与伦理和社会责任相结合。他特别提到科技发展应该服务于人类共同利益,倡导负责任的创新和发展。

《咬文嚼字》写道,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安全和治理。“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良好生态的基石。“智能向善”在英文语境里可以理解为“AI for good”。

3、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里一定少不了智能产业。

“未来产业”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量子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未来产业”的突破和发展,预示着中国新兴产业与未来科技的广阔前景,引领了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也催生了新的就业机会与职业形态。

这样的变革不仅影响经济领域,也迫使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与升级,对教育体系、社会结构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city不city

2024年,美国一博主的一句“city不city”火遍中国,“city不city“瞬间成了形容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的流行语。

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有越来越多外国人前往中国观光旅游。中国旅游视频成了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

City不city业也成了一种新的中国打卡方式,用来表达对某个城市的态度或感受,通过提问方式来肯定自己去游玩的中国城市。于是,一个中国城市酷不酷、好不好玩、有不有趣,全都浓缩在一句“City不city啊?好City啊!”

2024年7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甚至回应了“city不city”走红的这个趋势。他说,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受访时解释了“city不city”破例入选的原因。

他说,“与以往未入选的字母词不一样的是,它本质上是一个汉语词语结构,只不过添加了外语单词,总体来说,它的汉语构词特征是第一位的。它体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前来旅游。”

5、硬控

“硬控”即强行控制,跟冠病疫情防控无关。

“硬控”一词最早来源于游戏,指使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

如今,“硬控”一词的使用逐渐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交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

网络上常说的“××硬控我×秒”“××硬控我×分钟”,表达的就是某种事物非常吸引人,让人短期内完全沦陷,身不由己。

6、水灵灵地

“水灵灵地×××”出自一位韩国女歌手洪恩採(Hong Eunchae)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话:“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周围都是可怕的姐姐们。

“水灵灵地”用来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也用于形容动植物等润泽、有生气。

“水灵灵地×××”走红网络后,被用于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也可以用于调侃、自嘲。

7、班味

班味指人们因工作压力大而表现出的眼神疲惫、面容憔悴、不修边幅等状态。

网友热议“班味”,既分享自己的“班味”表现,也分享告别“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努力,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娱等。“去除班味” “洗掉班味”等说法因此广为传播。

红蚂蚁曾写过一篇关于班味的文章,这里就不作更详细的解释了。

8、松弛感

松弛感指不紧张,但在中国流行语里,除了指不紧张,也可指不严格。

这源自于某网络博主旁观的一次经历,他碰到一家人出门旅游经历了行李全部被退回,竟然没人紧张、生气急眼,重新安排好行李后继续开心聊天。

于是引发了很多网友对原生家庭的吐槽,“松弛感”被全网热议。

如今的“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松弛感”火遍全网。

网民都指,中国队“00后”小将出征奥运表现出的“松弛感”引人瞩目。他们面对压力应对自如,以“新世代的松弛感”和阳光心态展现满满的青春自信,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比赛成绩。

9、银发力量

全球都面临老龄化,中国也不例外。不过,中国似乎给予了老年人更正面的力量。

“银发”指的是老年人,“银发力量”指的是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参与到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活动中来,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

“银发”的延伸词语也不断发展壮大,如“银发浪潮”、“银发市场”、“银发经济”等。

这一概念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在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国家,如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

10、小孩哥、小孩姐

“小孩”指的是儿童、幼儿,泛指未成年人。“哥” “姐”若用于非亲属关系,一般是敬称,指年龄与自己相仿或稍大的人。

不过,“小孩哥/小孩姐”指的却是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

他们年纪虽小,却拥有非凡才能,成年人自叹不如,便在“小孩”后加上表示敬意的“哥/姐”来称呼他们。

有“小孩哥”11岁能造“火箭”,有“小孩姐”14岁创下奥运纪录,均产生广泛影响。

红蚂蚁每年总结年度流行词语时,总会不禁感叹:中文真的是博大精深,又充满温度的语言。

其高度的概括性和灵活性,每个字都像一颗种子,埋藏着巨大的意义,往往用简短的几个字,便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凝聚了社会的情绪、文化的变迁和大众的智慧,勾勒出一年里无数人的生活片段与心情。

有些词语来源于网络热梗,风趣幽默;有些则折射出社会现象,直击人心。

而流行词的出现,也为这门古老的语言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让古老的文字与现代的生活紧密结合,焕发新的光彩。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