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这是中国民间口耳相传的俗话,说的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无论是先天基因使然,还是后天家庭养成,孩子的成就总与父母一脉相承,八九不离十。
新加坡父母肯定也深信不疑。
儿女出生后,爸妈无不为他们的成材之路伤透脑筋,挤破头都要抢到特选小学名额。不为别的,为的是让儿女在起跑线上比其他人更具优势,甚至复制自己的成功故事。
然而,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的眼里,成功史无法复制,也无法生搬硬套。他拼死拼活尝试一切方法后,也只得到一个赤裸裸的现实:
他女儿就不是块会读书的料,只是个吊车尾的学渣。
我逆天改命,她教我认命
这名教授的一夜爆火,要从4月16日他在抖音平台吐槽女儿的一段视频说起。
丁延庆自小就是“隔壁家的小孩”,学习优异成绩标青不在话下,6岁时更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
“赢在起跑线”的天才少年丁延庆长大后也不负众望,一路考取北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最终顶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的光环,任职北大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不过,如开挂般的人生在生下女儿后,迎来了一个大翻转。
任凭他如何辅导女儿作业,女儿就是学不会,成绩也在全班垫底,与倒数第二名差了一大截。
“这就是天道没办法。我老婆北大毕业,我俩智商都低不了,对不对?我小时候是神童对不对?那我闺女跟我们那是差太远了!那没办法,你必须接受这东西。你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据悉,丁延庆女儿没有上过任何学前教育课,就直接进入了北大附小就读。
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就发现她(女儿)学得很吃力。学习的这个成绩,应该说跟倒数第二名有很大的差距。我是早慧的儿童,她肯定不是。”
面对资质平庸的女儿,丁延庆一开始也焦虑得直挠头。每天放学接送女儿后,就会把她带到北大的办公室,强制她学习、写作业、补课,希望打通女儿的任督二脉。
“我们整个三楼楼道里面的所有人,到那个时间都能听到我们爷俩大呼小叫的。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虽然女儿在高压管教下也如愿地跟上教学进度,但却开始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出现焦虑倾向。
很快地,丁延庆逐渐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行不通。每个小孩生而不同,教育的意义也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
“主要是我认为影响到她自己的快乐成长,因此我后来也决定放弃继续的高压。”
“其实每一个孩子,可能都有他独到的地方,甚至是过人之处。那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就以单一的尺度来看待孩子,应该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其它方面的优势,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路径来协助他。”
青出于蓝,未必胜于蓝
丁延庆的“经验之谈”在中国六一儿童节前夕蹿红,抖音视频目前已累计170万观看次数,相关报道更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不少中国家长的共鸣。
虽然也有人以“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调侃,但丁延庆的一番感慨,实际上道出了中国社会时下的育儿现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拒绝平庸,又爱攀比。
不顾孩子意愿,报考各种兴趣班、补习课的家长大有人在;原意让教师与父母方便沟通交流的微信群组,也成了“大型晒娃现场”,本末倒置。
不少网民也直抒己见,认为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强逼儿女一定要名列前茅。也有人深感欣慰,原来堂堂北大教授也有育儿烦恼。
生命有它自己的成长节奏,花期各有不同。孩子来到世上,也没有义务顺应父母的期待生活。
为人父母的,应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帮助孩子实现个性化成长,而非简单粗暴地追逐分数,揠苗助长。
问及丁延庆是否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平庸的小孩,他坦然说道:
“可以接受,而且是必须接受。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她,对于谁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