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名校的历史才值得保留 邻里学校的校史一样精彩

更新:
2019年07月29日 13:39
王乙康聆听胜宝旺小学历史文化导览员的介绍

不忘本就是一种美德。

教育部长王乙康上周一(7月22日)从一名小学生口中学到,新加坡在历史上曾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Gibraltar of the East)。与他分享这个历史信息的是胜宝旺小学(Sembawang Primary)的小小导览员。

部长突然“大驾光临”胜宝旺小学,原来是为了与这间邻里小学的师生们一起欢庆20周年校庆。

王乙康在面簿上写道:

“祝胜宝旺小学20岁生日快乐!

这是第一间服务于三巴旺地区的小学,是名副其实让人感到骄傲的‘邻里’学校,也是整个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的孩子都在这里长大。许多校友都回来参与庆祝活动。他们一直与学校保持联系,许多人也依然住在这个邻里。作为‘庆生’的活动之一,学校设立了一个历史文化角落,将整个三巴旺镇的发展记载下来。这么一来,部分回忆也同时被记载下来。”

在新加坡,人们一提起“莱佛士书院”,就会想到1819年登陆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一讲到“华侨中学”就会想到华社著名慈善家陈嘉庚和李光前;说到“中正中学”,自然会想起已故台湾总统蒋介石。

耳熟能详的校名、有头有脸的名人,名校之所以出名,除了历史悠久之外(不是特选中学就是自主中学),还有一大因素,就是它们“盛产”各界名人与领袖。国人一般不会忽略它们的存在,历史更不会轻易遗忘它们。

20190321-Tan Kah Kee.jpg
今年3月刚庆祝创校100年的华侨中学钟楼前的陈嘉庚像。(联合早报)

然而,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邻里学校而言,校史的整理却是带着些许尴尬的小奢侈。毕竟它们没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创始人,毕业生当中也没有什么响当当的人物。

缺乏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即使庆祝校庆时广邀媒体出席,媒体一般也会意兴阑珊,毕竟没有名人就少了许多新闻亮点。这也是为何时至今日,都很少看到关于邻里学校的历史报道。即使有,也趋于平淡,版位一般不会太大。

细心的蚁粉应该有注意到吧,胜宝旺小学的校友其实有新传媒中文电台YES 933的DJ Henry刘宇恒,在本地也算是半个名人。不过即使有部长和半个名人加持,主流媒体依然没有报道。

每个新加坡人心中都有一所母校

王乙康去年曾经说过:“‘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是一个愿景,若国人把好学校狭窄地定义为诸如南洋系和莱佛士系的学校,新加坡将无法实现这个愿景。”

红蚂蚁倒是觉得,那些基本上能庆祝20年校庆以上的邻里学校都是“路遥知马力”的好学校。

新加坡识字率高达97.3%,全国有344所中小学,国人的集体回忆里都会有一所小学或中学。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藏着至少一间能牵动心弦的母校,毕竟学校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留下的回忆,是终身难以磨灭的。

许多人毕业多年后回头一看,母校依旧风雨不改地矗立在原地,风采依旧,孕育着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也有人像红蚂蚁一样,母校亲切熟悉的老校舍早已改头换面,“金字招牌”被搬到建在不同地点的全新校舍内,情感上依然有认同,但新校舍却是彻彻底底的陌生场所。也有人的母校永永远远搬进回忆里,轮廓越变越模糊。

两校合并 保留一校的英文名和另一校的中文名

红蚂蚁不久前爬过裕廊集选区议员洪维能的面簿时,发现一则他为丰嘉中学(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新成立的学校历史文化角落——我们的故事(Our Story)开幕的帖文。

洪维能在帖文中指出:这所中学是由裕廊景中学(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和丰嘉中学(Hong Kah Secondary School)合并而成。然而,合并后的中学英文名字虽然叫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中文名却沿用了“丰嘉中学”。

这一点倒是引起红蚂蚁的注意。

新加坡近年来有不少中学因收生人数锐减,只能退而求其次二合为一。通常合并后校名也会焕然一新,旧校名一般只能尘封进历史,更甭说沿用“老牌”中文校名。

然而,今年初与裕廊景中学合并的丰嘉中学却打破了这条不成文规律,保留了历史更悠久的中文校名“丰嘉”,英文名则采用裕廊景中学原有的“Jurongville”。

据《联合早报》报道,丰嘉中学前校长宋美霞受访时对中文校名获保留感到很欣慰,因为教育部采纳了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现出任北烁学校校长的宋美霞指出:“校名是学校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两校合并后结合彼此的强项,共创新的身份认同和学习体验。”

“丰嘉”这个名字又有什么由来呢?为何值得保留?

宋美霞解释说,位于裕廊西41街的丰嘉中学的校名源自过去的“丰加村”(Hong Kah)。“Hong Kah”这个发音,源自福建和潮州方言里的“奉教”。“丰加村”在历史上曾有基督教传教士租用那块地建教堂,“奉教”的称呼由此而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宋美霞告诉《联合早报》,她在2014年出任该校校长时,适逢学校庆祝创校20周年。她当时发现,要介绍该校的历史还真是一项挑战,因为学校并没有留下太多校史资料。这让她体会到如果不尽早着手整理校史,等到学校庆祝40周年时,就更难拼凑校史了。

于是她决定在2016年,带领丰嘉师生在校内完成一个历史文化角落。她还特地将历史文化角落设在图书馆内,就是为了让学生们随时随地能走近去认识校史。

20190522-Hong Kah Sec Sch Heritage Corner.jpg
原丰嘉中学设于图书馆内的历史文化角落。(国家文物局)

丰嘉虽然不是教会学校,但宋美霞在整理学校旧物品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扇彩绘玻璃。原来丰嘉中学的其中一位前任校长很喜欢艺术,曾经让美术教师为学校一扇大窗口安装漂亮的彩绘玻璃,只可惜后来学校翻新后,彩绘玻璃与新设计格格不入失去了用处,被尘封进储藏室里。

这扇彩绘玻璃被发现后又重见天日,为该校历史文化角落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这扇彩绘玻璃有没有移到新的丰嘉中学(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的历史文化角落,眼力好的蚁粉可以自己找找看。

20190603-AngWeiNeng.jpg
裕廊集选区议员洪维能(中间红色领带者)帮丰嘉中学(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新成立的学校历史文化角落——我们的故事(Our Story)开幕。右一为丰嘉中学现任校长曾有为。站在洪维能右边的两名红衣女士分别是裕廊景中学前校长王斐敏和丰嘉中学前校长宋美霞。(洪维能面簿)

接任合并后的丰嘉中学校长一职的曾有为在学校官网上的《校长的话》一栏中,以新加坡人最喜欢吃的咖椰吐司(Kaya Toast)来形容两校的合并。

“随着裕廊景中学和丰嘉中学两校在2019年合并,丰嘉中学(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校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我觉得这次合并就像是在制作大家最爱吃的早餐,咖椰吐司(Kaya Toast)——里面的材料单独吃已经非常美味,一旦将两片吐司合并一起吃,那样的组合更锦上添花!”

20190522-Jurongville Crest.jpg
丰嘉中学的新校徽也同样结合了两所学校的主要元素,中英文名字都同时出现。红蚂蚁估计是肚子饿了吧,觉得校徽的颜色看上去也很像班兰咖椰……(红蚂蚁制图)

除了丰嘉中学,合并后打破校名条例的还有与杨厝港中学合并后的崇文中学(Yio Chu Kang Secondary School),同样也是保留了历史较悠久的中文名,然后沿用另一所中学的英文名。

校园历史文化角落计划五年来的进展

丰嘉中学并非本地第一个在校园内设置历史文化角落的邻里学校。国家文物局在2014年推出学校历史文化角落计划后,头一年就有17所学校响应计划,大部分都是邻里学校。

20190603-Huamin Story (cover).jpg
华民小学历史文化角落。(国家文物局)
20190603-Huamin Story.jpg
华民小学历史文化角落。(国家文物局)

当局发言人告诉《联合早报》:

“把学校的发展史和创校故事等,用各种方式整理、记录和展示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校史,树立认同感。”

文物局官网则显示,计划推出至今已有超过60间中小学和其他学府获得文物局资助在校园内设立展览馆或遗产角落,并在计划下培育出700多名受过文物局导览员训练的学生导览员,为家长、校友、其他学生与到访嘉宾进行讲解介绍。

20190603-Temasek Secondary.jpg
淡马锡中学历史文化角落。(国家文物局)

文物局的资助额度是设立历史文化角落费用的50%,但不能超过5万新元。

20190603-Townsville at AMK.jpg
宏茂桥城景小学历史文化角落。(国家文物局)
20190603-Canossa.jpg
嘉诺撒仁爱会小学历史文化角落。(国家文物局)

收集学校历史要趁早

红蚂蚁对宋美霞校长提到的,要尽早整理校史特别认同。很多人以为记录校史的工作,只属于那些历史很悠久又盛产名人的学校,年轻又不出名的学校还是不要东施效颦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历史再悠久的学校也曾年轻过,现已立起“金字招牌”的名校,也曾经历名不见经传的时期。

每名学生每间学校每天都在缔造自己的历史。今天的事迹终究会成为昨日的史迹,历史本身就是依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漫长的沉淀中形成。不趁早记录,可能会徒留遗憾。

别看新加坡建国历史只有短短54年,今年庆祝20周年或40周年校庆的中小学却不少。红蚂蚁的小伙伴们在网上咬了咬,咬来了以下名单。虽然未必齐全,却也能看出轮廓。蚁粉们的母校有在这里吗?

20190603-20 years secondary schools.jpg
(红蚂蚁制图)
20190603-primary schools with 20 years.jpg
(红蚂蚁制图)

1979年创立,今年庆祝40周年校庆的邻里中学

明智中学(Bendemeer Secondary School)——明地迷亚
茂桥中学(Ang Mo Kio Secondary School)——宏茂桥

1980年创立,明年庆祝40周年校庆的邻里中学

锦文中学(Clementi Town Secondary School)——金文泰
尚义中学(Bedok South Secondary School)——勿洛

若你的母校符合条件却不在名单上,可以留言告诉红蚂蚁,我们非常欢迎蚁粉们投稿介绍你们母校的历史。

蚁粉们多久没回母校了?有时间不妨抽空回“娘家”看看吧。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