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晚会节目,虽然近年来被中国网民当做嘲讽谩骂的对象,在本地却有相当的观众群,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新加坡华人,他们的民族情结很容易就被中国的软实力虏获。
年轻的新加坡华人则因为缺乏历史感,虽然没有长辈的文化情结,但也相对的缺乏文化身份认同的自觉,所以很容易被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文化符号包装的中国文化产品影响。
反讽的是,新加坡华人西化的程度,可能才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产品影响力“免疫”的抗体所在。
这是我读李显龙总理2019新春献词时的感受。他今年特别提出本地华族建立了“独特的新加坡华人身份”,使新加坡华人有别于两岸三地、东南亚和西方国家等不同地区的华人。
跟所有国家一样,新加坡对于中国的崛起,反应是矛盾的。
中国崛起带来庞大的经济机会,可是也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放弃了韬光养晦政策后的中国,外交上更是咄咄逼人。新加坡装甲车被扣押事件,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崛起对新加坡的挑战。
跟其他国家不同,新加坡七成以上人口是华人,这很容易让中国产生误解,以为新加坡理应迎合中国的利益,所以对新加坡期待高,失望也大,因此反应会更激烈。
很多西方国家高调反击中国的软实力攻势,包括封杀孔子学院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外交策略的攻击性,特别是从全方位影响目标国,让它接受中国的价值观。新加坡也不会幸免。
新春献词在强调有别于其他华人地区的“独特的新加坡华人身份”的同时,还特别呼吁中国新移民入乡随俗,接受这里的社会规范。本来,入乡随俗是非常合理的,西方文化也有“人在罗马,就按照罗马人的习惯去做事”之说,可是这种美德却有两个前提。
第一,新移民的数量不大;
第二,“罗马”本身有坚实的文化底蕴。中国新移民不容易在新加坡入乡随俗,因为他们来得太多太猛,也因为新加坡的华族文化缺乏能够“消化”他们的活力。
最简单的,方言被压抑,华校消失后,除了民间过节习俗还在维系(而且也不知道能维系多久),新加坡华社还有什么形容得出来的“特色”?
对,新加坡华人对少数种族的存在相对敏感,会照顾对方的文化忌讳,有他们在场时改讲英语沟通等等。在这种“包容性”之外,其他也就无足可观了。
华语就是华语,我们还自作多情地改称母语,我是广东人,我妈妈从小在家就是讲粤语的,华语是在学校学来的,根本就不是我的母语。这些才是新加坡华族的特色,能用来区别中原北方文化的新加坡本土身份认同。
如今下一代只会讲华语,而且很多还讲得不好,对自己的华族文化的根一知半解,这又怎么好意思叫中国新移民“融入”,要他们融入什么呢?
(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