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野生动物跟人一样,都得“投对胎”,命运才会大不同。
过去两天,恰好就有两种本地常见的野生动物,“以身作则”地诠释了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3月9日:野猪窜逃伤人,被警察与公园局追捕
本周三(9日)傍晚约6、7点,一只野猪突然出现在义顺组屋区。短短25分钟内,它在两公里的范围内,撞伤了三名妇女。
一人倒地昏迷、一人大腿被獠牙刺破、另一人受轻伤。
红蚂蚁扫了网上几个关于野猪的闭路电视视频,画面比较清晰的是《今日报》。
{"preview_thumbnail":"/s3/files/styles/video_embed_wysiwyg_preview/public/video_thumbnails/7R5_H0yJJy4.jpg?itok=DRdCzF5Q","video_url":"https://youtu.be/7R5_H0yJJy4","settings":{"responsive":1,"width":"854","height":"480","autoplay":0},"settings_summary":["Embedded Video (Responsive)."]}
从视频中不难看出,这只野猪应该是迷了路,慌乱之下反射动作就是到处乱窜寻找出路。它虽非存心伤人,但因体型较大又有獠牙、奔跑时冲击力也大,鲁莽行动之下难免就会伤到人。
既然伤了人类,自然要被人类问责。
国家公园局人员和10多名手持盾牌的警察花了好几个小时搜捕,还一度关闭义顺公园继续搜捕,始终没找着“嫌犯”。
《联合早报》还打铁趁热刊登了一张野猪防身指南,教育民众遇到野猪时应该怎么做。但不少网民指出:
纸上谈兵很容易,当事情发生在眼前时,肯定是措手不及、脑袋一片空白。
这并非野猪首次在新加坡伤人。近年来,野猪出没事件有增无减。
关爱动物研究教育协会(简称ACRES)今年2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ACRES在2021年接获超过100起野猪相关的通报,比2020年的80起多出约两成。当中有40多起是公众遭野猪攻击的投诉,或野猪出没引发安全隐患的通报。
国家公园局也透露说,2019年和202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内有约150至200只野猪。由于部分树林因发展需求而遭砍伐或分割,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野猪们被迫离开树林到公路旁和住宅区觅食。
警察和公园局一般会先将野猪驱回邻近的树林。一旦多次重返对居民构成危害,这些野猪就会被逮捕并施予安乐死。
3月10日:水獭家族过马路,警卫叔叔开路
与人见人怕的野猪处于光谱另一端的,是人见人爱(拍照、拍视频)的水獭。
或许是水獭体型较小而且看起来相对温和吧(虽然也曾咬过人),国人见到水獭家族时虽然也尖叫,却不像见到野猪时的那种恐惧尖叫,而是“好可爱,kawai哦”的那种双眼冒爱心的尖叫。
昨天(10日),有民众乘坐双层巴士途经乌节路的新加坡总统府时,目睹了神奇的一幕:总统府的警卫竟然走上马路为16只水獭开路,拦下四个车道的车子,为水獭们敞开安全过马路模式。
不可不谓是“总统级别”的VIP服务哦!
@sgcoolguy1974 #cute #sg #singapore #sgtiktok #fyp #fypsg #sgtrending #otter #otters #ottersoftiktok #otterlover #animal #wildlife ♬ original sound - SgCoolGuy1974
本地的水獭似乎很喜欢在总统府前横跨马路。2021年1月24日,水獭家族也在总统府前屡次想要“征服”川流不息的马路,最终在车子踩下紧急刹车的情况下,险象环生地越过了马路。那一幕,恰好被路人拍下。
别看水獭一脸的“无辜样”,其实是劣迹斑斑的野生动物,经常全家“杀入”私宅和植物园肆意咬死一整个池塘的鲤鱼。
只能说,同“野”不同命啊!
新加坡这几年一直反复提出我国正朝着“大自然中的城市”(City in Nature)的愿景迈进。既然大自然中不只是住着人类,为何就无法与野生动物共存呢?
野猪也好、水獭也好,居住在“大自然中的城市”的我们,按理都该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尊重。包容它们与自己共享居住环境,尊重它们需要“安全距离”。
不必因为它们长得凶就攻击驱赶,也不用因为他们长得可爱就放松警戒贴近,忘了它们都具有“野性”,并不是我们在组屋区内常见的猫猫狗狗。
红蚂蚁期待有那么一天,目前的“人怕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怕人”的情况,能够转变为“人尊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尊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