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过程一波三折 ERP 2.0会步上SimplyGo后尘吗?

更新:
2024年05月16日 21:27
推出过程一波三折 ERP 2.0会步上SimplyGo后尘吗?
ERA 2.0推出后各种对使用者不友善的功能引发诟病。(联合早报)

对使用者不友善最令人诟病

SimplyGo之乱才殷鉴不远,交通部最近推行的ERP 2.0,似乎又有了那么些重蹈覆辙的既视感。

新系统一推出便波折连连,负评不断,然后当局不停发出文告解释,捍卫新系统,强调其好处多多云云……

这套路数和早前的SimplyGo雷同,但不管当局如何解释,坊间的感受始终有不小落差。

推行ERP 2.0面临阻力,一方面可归咎于旧习难改,但新系统不够人性化,对使用者非但不友善,还增添更多麻烦,恐怕才是ERP 2.0负评如潮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ERP 2.0?

所谓的ERP 2.0系统中文名称为“新一代无闸门公路电子收费系统”。

正如其字面意思,未来当局将不再采用电子闸门收费,并转而透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来侦测车辆的位置,在车子经过收费地点时进行收费。

随着ERP 2.0推出,本地所有车辆将陆续更换车内的收费系统,现有的车内阅卡器(IU)将改为三件式的智能行车器(On-Board Unit,简称OBU)。

这里指的OBU,包含了处理器、传输器和触屏显示器这三个部件。

其中,传输器安装在挡风玻璃,与现有车内阅卡器的位置相近,处理器则类似旧系统的车内阅卡器,车主需将CEPAS卡插入处理器以供扣款。

至于体积最大的触屏显示器,当局建议安装在挡风玻璃右下角,但车主亦可选择不装配触屏显示器。

值得一提的是,ERP 2.0系统稳定前,现有的ERP电子闸门仍将照常运作。

全岛的ERP电子闸门会在新系统稳定后,才逐步拆除。(海峡时报)

吐槽不断

根据交通部数据,自去年8月以来,本地有约2%或1万8000辆车已安装OBU,当中有约1万1000辆是巴士和公司注册车辆等车队。

当局接下来会陆续通知私家车车主预约装置OBU,至于所有新注册车辆则从今年5月起预设装置OBU,不再配置旧系统的车内阅卡器。

但新系统的OBU陆续安装以来,车主们的吐槽不断。

最引发争议的是,负责阅卡的处理器一开始只被允许安装在副驾驶座的搁脚处。

有人调侃这是在强人所难,逼迫坐在驾驶座的司机施展瑜伽般的柔软身段,从驾驶座弯身跨过去插卡或取卡。

OBU处理器若装在副驾驶座一侧,驾驶者插卡取卡的难度不小。(取自TikTok)

身体跨过去是一回事,能否轻易将CEPAS卡插入卡槽又是另一回事。

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比旧系统在仪表板上的车内阅卡器容易操作。

旧系统的阅卡器安装在驾驶者触手可及的仪表板上,操作上便利许多。(互联网)

更别说,若副驾驶座坐着一位异性,在新OBU处理器插卡取卡的时候更要小心翼翼,否则随时可能落下“咸猪手”的嫌疑。

眼见众怒难平,交通部后来又改口说,只要技术上允许,OBU处理器可以装在任何地方,包括驾驶座那一侧的搁脚处。

这个“翻煎饼”的举措,固可美其名曰从善如流,但说难听点,就是妥妥的思虑不周。

既然技术上本就能装在驾驶座那一侧的搁脚处,为何一开始就不开放这一选项,非要等到人仰马翻后才来改弦易辙?

还是当局推出新系统时,根本没有进行足够的测试和收集反馈,才会做出这种令人极度不便的决策?

而当局虽表明,早前已将OBU处理器装在副驾驶座一侧的车主,可以再回到维修中心免费将该装置转移至驾驶座一侧,但对相关车主而言,这无疑得额外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

根据陆路交通局资料,车子装备OBU的时间大约为三小时。

根据本地媒体报道,部分已将OBU处理器装在副驾驶座一侧的车主对于需要额外花时间,甚至另外请假处理相关事宜颇有怨言。

这一系列争议,再度凸显了政府推出这项新计划的思虑不周:

难道就不能在系统大规模推出前,更全面地先检视新系统的实用性及便利性,以及对使用者是否友善吗?

而当局事后的补救措施,看来也是无济于事,挡不住舆论烧起的燎原大火,可谓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的典型例子。

科技进步但为何举目所及都是“退步”?

除了上述提到的处理器位置问题,在一般人看来,新系统另一令人费解之处则是,ERP 2.0既然是系统换代,理论上应该更先进才是,但在表面所及之处,车主看到和感受到的,却是退步落后的成分居多。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发展,产品走的都是轻量化和精致化的路线:电视机越做越薄,手机亦从最古早的大哥大,慢慢演变成今天一手便可轻松掌握的大小厚度。

但ERP 2.0看起来却是反其道而行,不但愈做愈大,组件也比旧系统多。

过去的旧ERP系统,车内只须装配一台车内阅卡器即可,但到了ERP 2.0,车内部件至少有两组(处理器和传输器),若再加上选择性安装的触屏显示器,那就是三组了。

当局解释,这是因为ERP 2.0将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来侦测车辆的位置,不再采用电子闸门收费,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因此OBU不得不做得更大。

至于另一看似“退步”的吐槽点,则是前文提到的处理器。

过去,用来插卡的车内阅卡器位于仪表板右侧上方的挡风玻璃,是司机触手可及的位置,无论插卡取卡都是轻而易举。

若司机在停车场想使用免费停车券,不想使用CEPAS卡付费,可以取出卡片避免被闸门读取收费。

此外,在停车场出现卡片插在阅卡器中无法读取的情况时,司机也可选择把卡片取出,改用接触卡片的方式通过闸门。

在旧系统下,若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司机可以轻松地取出阅卡器中的卡片。

但换了ERP 2.0的OBU处理器,无论安装在驾驶座或副驾驶座的搁脚处,要在驾驶过程中取卡都是极度不便且具一定危险性的动作。

至于为何不直接将OBU处理器装在和旧系统车内阅卡器的位置?

当局的说法是,由于车内是封闭空间,基于温室效应,车内温度会高于室温,当阳光炽热时,车内仪表板位置的温度可升到50至52摄氏度。如前所述,由于OBU的计算能力较强,进而容易发热,为了维持处理器正常运作,因此只能装在温度低于仪表板位置的驾驶或副驾驶座搁脚处。

虽然当局过后又给OBU添加了新功能,让司机可从触屏显示器上点选停用CEPAS卡,无须将卡取出,但由于触屏显示器可装可不装,这意味着那些没有装设触屏显示器的车主,仍将面对取卡不易的窘境。

显然,这又是另一个没有全盘考量而导致的瑕疵。

本地部分停车场仍需用触卡方式通过付费闸门。(海峡时报)

再者,加装触屏显示器对车主,尤其是驾驶较新型车款的车主能有多大帮助,也值得商榷。

根据当局说法,触屏显示器的功能包括:发动引擎后就会提醒卡内余额;显示器也能提高驾驶者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意识,包括通知他们巴士道、乐龄安全区及校区的所在,并提醒驾驶者保持限速。

据悉,未来OBU触屏显示器若有其他附加功能,也能以‘线上’方式推送给车主,车主无须把车开到维修站更新软件。

然而,市面上免费的导航应用程式其实也有提供类似功能,且较新款的车子,大多已内嵌能与手机相连并使用相关功能的显示屏,车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多少车主会愿意加装一个形同鸡肋的OBU显示屏呢?

更别说,这款装置在挡风玻璃右下角的OBU显示屏,也可能阻碍一些驾驶者的视线。

附加功能不算太多的显示屏,对车内已有内嵌显示屏的车主恐怕不会有太大吸引力。(联合早报)

ERP 2.0负评如潮,政府用以辩驳的论点,似乎也起不太到说服人们的作用。

尤其是ERP 2.0最重要的卖点——废除实体电子闸门,往后以高科技侦测车辆位置进行收费。

在当局看来,这或许能提高效率及减少实体电子闸门所占的空间;但在驾驶者角度来看,有无实体电子闸门的优劣无法显而易见,倒是车内得装置的相关仪器,比过去更占空间,且还不如过去容易使用,后者是更直接的感受。

因此,对政府来说,ERP 2.0或许是种进步,但在对驾驶者而言,却毋宁是退步。

政府欲利用ERP 2.0推进数码化,这无可厚非,但过程中没有考量使用者体验,采取比较平衡的做法,某种程度就是失算了。

更别说,推行ERP 2.0前没有设想周到,导致日后频频遭人诟病各项缺失,对驾驶者而言,看似没有多少实际好处的ERP 2.0,自然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坏印象。

即使后续尝试力挽狂澜,ERP 2.0被人先入为主唾弃的命运,恐怕也是难免了。

雪上加霜的是,虽然当局宣布从本月起,所有新注册车辆皆会直接安装新OBU,但今天(16日)又再传出,新出售的特斯拉车款因技术问题无法安装新的OBU。

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然,我们还可以戏谑调侃交通部是流年不利,犯了太岁,但换个角度,或许也是时候认真反思,从SimplyGo到如今的ERP 2.0,为何官方推出的新系统,总是状况连连,无法获得民众普遍认同?

当人们开始问道:ERP 2.0是否会步上SimplyGo后尘?某种程度而言,其实也说明了当局并未充分汲取前车之鉴,使其成为后事之师。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