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对立问题,并非设下更多禁区就能解决

更新:
2024年02月05日 19:05
临时吸烟区

一些烟民游走灰色地带

乌节路的公共场所自2019年划出禁烟区后,烟民就只能站在特定吸烟区内抽烟。

计划实行初期,执法人员相当严苛,会时刻提醒烟民必须注意自己的站姿,不能踏出属于禁烟范围的黄色格子,否则可能会被罚款。

如今几年过去了,环境局上周又宣布将扩大乌节路禁烟区范围,涵盖索美塞(Somerset)地铁站的其中一个出口处,当局也将从今年4月起对违例者正式采取执法行动。看来,该计划应该是取得良好成效,至少红蚂蚁这两年走在乌节路上,不再突然会闻到二手烟味。

临时吸烟区
环境局宣布扩大乌节路禁烟区范围,涵盖索美塞地铁站的其中一个出口处。(联合早报)

邻里咖啡店禁烟后仍烟味飘飘

然而另一边厢,在新加坡人聚集的邻里咖啡店内,二手烟问题依然招人厌烦。

其实新加坡环境局自2006年起,就禁止公众在咖啡店内吸烟,除非是在指定吸烟区内。

当局也从2017年6月30日起,不再接受全国任何餐饮店设立新吸烟角落的申请。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局也凡是留有一条后路。

“临时(makeshift)吸烟区并没被禁止,只要这些吸烟区不是在吸烟条规下的禁烟场所。”

环境局也补充说,为限制二手烟对非吸烟者造成的影响,吸烟区一般设立在户外用餐区的外围部分(peripheral sections),并且仅限于占据这些空间的两成面积。

临时吸烟区
新加坡一些咖啡店设有临时吸烟区。(海峡时报)

本地媒体日前走访了几家咖啡店时发现,几乎所有咖啡店都设有临时吸烟区,有些设在遮蔽人行道附近,多数以桌椅和长凳标示出吸烟区范围,看起来很随意。

在用餐繁忙时段,可以看到有许多人站在吸烟区吞云吐雾。即使店里食客稀少,也偶尔能看到有烟民在区内吸烟。

二手烟从临时吸烟区飘来,难免会影响一些食客的用餐体验。

一名公众说,她在宏茂桥一家咖啡店的露天用餐区吃饭时,就经常闻到令她感到难受的味道。

“当我和孩子们在享用美食时,(烟味)会让人感到不愉快。”

临时吸烟区
当局并不禁止临时吸烟区的设置,只要这些吸烟区不是在吸烟条规下的禁烟场所。(新明日报)

几年前,这名公众还几乎曾与一名烟民发生口角。她说:

“他开始在靠近我们的地方吸烟时,我感到很生气,马上很坚定地请他离开,或到远一点的地方吸烟。”

“他本来不肯让步,直到其中一名摊主指着禁止吸烟告示,指示他到其他烟民所在的地方抽烟。”

也有食客曾遇过类似烟民,认为这些人缺乏公德心。

“有很多地方可以让一个人抽烟,只要别在咖啡店旁的地区这么做就行了,否则会对那些想好好吃个饭,却得忍受吸入二手烟的不适的公众很不公平。”

看到这里,红蚂蚁突然有些能理解为什么狮城游客在香港大排档,会公然投诉食客吸烟。毕竟新加坡法律对非烟民还是比较友善的,这两年非烟民也开始习惯了比较“清新”的户外空气。

除了咖啡店,一些烟民也坦承会在有盖走道下吸烟,殊不知在新加坡这么做是犯法的。

一名烟民告诉《海峡时报》,他和朋友们坐在走道下满足烟瘾,是为了避免被当局的执法人员逮捕。他认为,“只要我们在公共场所抽烟,他们就不能向我们开罚单”。

临时吸烟区
有烟民说,选择在有盖走道下抽烟,是为了避免被当局的执法人员逮捕。(海峡时报)

遍地烟蒂烟盒和垃圾

与此同时,临时吸烟区带来的垃圾问题,也被指有碍观瞻。

有烟民说,他向来都会把烟头处理好后才丢进垃圾桶,以免造成火灾隐患。但他发现,一些临时吸烟区会出现遍地垃圾的景象,不仅仅丢满烟蒂、烟盒还有垃圾等。

“虽然清洁工隔天会来清理,但也不能视为理所当然,如果不小心起火就麻烦了。人们应(在抽烟后)主动清理垃圾。”

几年前的数据显示,吸烟导致的垃圾问题严重污染环境。2018年,在新加坡举办的海岸清洁国际活动,共发现2万零915个烟头。

临时吸烟区在制造二手烟和制造垃圾这两大方面,让一些公众难掩不满。

临时吸烟区
实里达下段蓄水池公园是本地其中一个无烟公园。(海峡时报档案照片)

近年来,政府不断扩大新加坡的禁烟范围,除了乌节路一带,从2022年7月起,新加坡有更多海滩和公园等,也被纳入禁烟区。

然而,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立的问题,并不是单靠设下更多禁区就能解决的。

吸烟者要满足烟瘾无可厚非,他们无法控制二手烟被风吹向哪处也无可厚非,但至少吸烟者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非所有人都不介意闻你的二手烟,户外区域也不尽是吸烟天堂。

规则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给社区带来和睦,让习性各异的人能在共享空间内生活。

如果增设了临时吸烟区,吸烟者依然我行我素,想在哪里吸烟就在哪里吞云吐雾,自然会让一些难忍烟味的居民的发飙神经线“一触即发”,届时免不了口角纷争,何必呢?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