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早报》与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华文媒体以及学府联合举办的“东南亚讲堂”上,印尼国信集团创办人翁俊民以直率、幽默的演讲博得网上的不小关注,为这个富有意义的区域讲座打响了第一炮。
在有关印尼华人对国家的义务和贡献的课题上,他有话直说,也引起了马国网民的一些情绪性反应。
他说:
“如果我们官商勾结,让国家银行受到亏损,拿国家的钱,做伤害环境的事,那么会被印尼人民接受和尊重吗?”
他又说:
“1997年之前,很多华族企业家觉得自己非常有影响力,因为背后有某某政治家和权力人士……但是,印尼人民不能接受。”
他的坦率还是有点保留,显然意有所指,画公仔没有画出肠,在印尼国内难免有富商“对号入座”。
但以他今天在印尼商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他的话看来还不至于在印尼华商圈子中引起太大的反弹。
他批评部分富豪的炫富作风,要他们反省,是逆耳忠言,肯定也有人听了不爽,不少马来西亚网民把他点出的问题投射到马国国内的现实上。
马国华人也面对所谓的“本土化”问题,在种族政治下,华人的经济成果被剥削,在教育上被排挤,政治地位不断被腐蚀。所以,马国华人对印尼华人的处境心有戚戚焉。
1998年的排华浪潮是对炫富的华商的一记当头棒喝,从翁俊民的批评来看,今日还有人不能从过去惨痛事件吸取教训。
翁的批评语气还算是很温和。
尽管印尼是我们的近邻,一般新加坡人对印尼华社的问题知之不详,本地不少人也认为印尼的经济控制在华人手上,在翁的眼中,这是个严重的误解。
华族仅占印尼人口的3.3%,华商的集体财富还不及一家国企印尼国家石油公司,而华人善于做生意,控制了零售业和销售业,一有示威影响治安,华人商家关门,表面上看来日常经济活动停顿,以致人们产生错觉,以为国家经济掌握在华人手上。
铁路公司、电力公司、石油公司等等大型企业都是国企的囊中物,华商的经济实力是脆弱的, “不堪一击”,因此,华商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分不开。
翁俊民说,印尼的新一代华商必须了解到这一点,新一代华商必须“做正派的事”,才能融入印尼的主流,因为印尼人具“包容性和善良”。
翁的忠告能否让新一代华商听进去,也有赖于整个经商环境。1997年之前印尼华人富豪与政治领导人的利益相结合的情况也许在今天已有所改变,但是政商利益挂钩的问题不一定就成为历史。
翁俊民能够成为总统国策顾问理事会中的一员,并是九位成员中的唯一华人,显示他获得政治领导的信任。因此,他可作为政府与华商之间的桥梁。
他提醒华人在春节期间,不要在大街上舞龙舞狮,以免触犯印尼人敏感神经,在我们看来,这也许是一个信号。
印尼是世上回教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信仰课题煽动情绪,在印尼永远是一个最容易点燃的爆发点。在相对温和的政治领导下,极端回教主义只是暂时受到抑制,当政治势力跟极端主义越走越近时,华人就必须提高自觉性。
不管华人如何“本土化”,只要信仰差异,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回教徒眼中,华族始终是“非我族类”。
当印尼还未能脱离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国内贫富悬殊,部分华族富豪的炫富自然导致整体华人成为仇富的目标。什么是正派的事,什么是不正派的事,印尼华人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