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经济不景气 私宅为何还卖得那么火红?

更新:
2020年10月08日 17:59
圣淘沙湾贝尔蒙特路的豪华别墅。(互联网)

国人的流动资金宽裕

百年一遇的冠病疫情冲击了全球经济,我国也正在经历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

单是上半年已有1万1350人被裁,预计随着政府的援助措施在下来几个月停止之后,更多公司会因为”顶不住“而倒闭,到时候更多人将保不住饭碗。

在这个经济环境下,照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应该”愁云满雾”才是,可是自阻断措施6月解封以来,新推出的私宅项目销售业绩却频传佳音,8月份售出的1225个私宅数目甚至比去年同月的955个高出了28%,令人匪夷所思。

20201008-condo.jpeg
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互联网)

为什么经济不景气,人们还愿意砸大钱买公寓?难道他们不担心自己可能失业,或者房地产价格接下来会下降?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在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还要进场投资房产?

根据国立大学学者最近发表的分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情况脱轨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全球经济不景气带动利率下调,本地银行的房屋贷款利率也普遍偏低。对购屋者来说这是好消息,因为他们每月要支付的房贷数额不会这么多。但新加坡公寓动辄就上百万,加上低靡的经济情况,笔者认为低利率最多只是辅助因素,但不会是房市蓬勃的主要原因。

20201008-mortgage loan.jpg
(联合早报)

其次,政府在4月和5月份推行阻断措施,导致原本有意购置房产的人不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按兵不动两个月后,这些人在阻断措施解封后都纷纷进场,这应该是推动房地产项目的主要原因。

话虽如此,看到经济情况这么糟,如果不是一定非得这个时候买房,正常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观察一段时间才行动,以免将来后悔“买了贵房”。

20201008-D Leedon 02.jpg
东陵——武吉知马地段最贵的公寓之一:丽敦豪邸(D’Leedon)。(海峡时报)

笔者认为,国人手头上拥有的流动资金宽裕,也是导致房地产市场不受经济影响的重要原因。

过去几年有不少大型的公寓项目被发展商收购集体重建,旧住户手上拥有现金但还在物色房屋的大有人在。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地点和设计,这些人不需要大额贷款,也不必担心首期付款,甚至全数用现金购买新居都没问题,对他们来说经济好不好和会不会失业都不是考虑因素。

国立大学的分析也认为,外国买家对本地的房产有信心,他们的购买协助稳定了疫情下的房地产市场。据市区重建局的数字显示,外国人和永久居民8月份购买新公寓的人数占所有买家的15%。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却不是很显著的支持力量。

20201008-Wallich Residence.jpg
华利世家内景图。(互联网)

经济前景不明朗,新公寓项目却卖的火红,政府自然担心国人会被发展商的销售数据误导, 引发一场“恐慌购屋潮“。

虽然早期政府推出的房产降温措施依然有效,市区重建局还是决定从即日起限制发展商向同一单位的买家一再重新发出选购权书(option to purchase,简称OTP),也就是禁止将OTP期限一再延长。

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同一个买家在OTP到期后,重新获得同个单位的选购权,错误反映了发展商的销售数据,不知情者会以为发展商又售出了很多单位,事实上一些新售出的单位数目是早前已经售出的同个单位。

这类买家的数目不大, 但政府希望纠正这个漏洞,提醒所有买家在谨慎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应该准备要在有效期内行使OTP,才作出购买房地产的决定。

整体而言,我国的房屋市场是严谨而有规划的,但市场会根据经济、政治、供求情况等因素发生变化。只有在能力范围内购买房产,才不会在突发情况下措手不及,烧到手指。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