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是不是要大选了?”
很多读者看到今天出炉的《全国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报告》为选区“瘦身”后,心里都冒出这个想问却没问出口的问题。
倒是英文媒体的读者马上读出弦外之音。
大选脚步近了,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
因为根据法定要求,新加坡政府最迟必须在2021年4月举行下一届大选。选区划分委员会报告出炉,就意味着战火已经点燃,各政党必须紧锣密鼓敲定各选区的候选人名单、标语和竞选政纲,并向选民介绍候选人。
下一步就是解散国会、颁布选举令状。
选举令状颁布后的不少于五天、不超过一个月内,就必须举行提名日。接着当然是投票日,一般会选在星期六或是公定假日举行。
步入2020年之后,大选课题一直被摆在桌面上最显眼的位置,吹响号角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时间点。全球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简称冠病19)疫情严峻,许多民众都以为政府会延迟选举时间,反对党更是被消息砸了个措手不及,有些准备好的选区突然人间蒸发。
新加坡人民党在《全国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报告》公布后,立即在官方面簿上发文告指出,如果政府选在冠病肆虐时期举行大选,将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他们相信政府应该会信守自己给出的建议,以身作则避免在疫情期间举行大型集会,集中资源全国齐心协力抗疫。现在不是搞政治和党派之争的时候。
本地最大的反对党工人党则要求选区检讨范围委员会能进一步解释,为何工人党多年来活跃的三个单选区会突然消失?
“如它一贯的作风,这次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还是没有公开它如何做出决定。”
由陈清木医生领导的新加坡前进党则二话不说,今天下午在面簿上载了一个介绍党内年轻党员的视频。意思浅浅,开始为竞选热身了。
接受《联合早报》访问的政治观察家指出,种种迹象显示大选脚步愈加逼近,国会也可能早至下个月(4月)就解散。
总理副与总理:大选不会因为疫情而展延
其实,如果蚁粉有仔细听副总理和总理过去几天的发言,就能听出他们已经先后暗示,大选不会因为疫情而展延。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3月11日在《海峡时报》和《商业时报》主办的2020年财政预算案圆桌论坛说,政府将尊重宪法,不会偏离最迟于2021年4月举行大选的法定要求,让人民通过投票表达意愿,并且会“确保每个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李显龙总理昨晚的电视演讲时则说,疫情将持续一年或更长,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如常生活。总理所说的心理准备,应该也包括按照宪法规定,如常在未来一年内举行大选。
你想想,现在都已经3月了,如果疫情将持续一年或更长,那大选肯定会在疫情期间举行。
第二批援助配套或成助选配套
蚁粉们可能也有注意到,总理和副总理也先后说了,政府会出台第二批援助配套,解困救市,帮助人民渡过难关,这显然也是为大选铺路的一个举动。
现在民众最关心的是健康和生计这两个环节。第二批援助配套的推出势在必行,其必要性不仅仅是安抚民心,也是政治票房保障。
过去的经验显示,当国家经济有难时,人民就会倾向于寻求稳定。当人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大家就会倾向于以不变应万变,风险越低的选项越有吸引力,以免“一失手成千古恨”。
那些原本想“跳槽”的选民,在疫情期间也开始变得保守,宁可选一个有“政治记录”的安全选项。想要投出“改变票”的人,想了想还是可以等到五年后才出手也不迟,先保命要紧。命都没了还谈什么政治改革?
如果人民普遍选择安全选项的倾向不变,显然是有利于执政党的。
成也疫情 败也疫情
目前,执政党处理疫情的果断与效率,让新加坡成了国际社会的模范生、世界卫生组织印象深刻的典范、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口中的“黄金标准”。如果他们在抗疫上能够一直保持高效率,不犯大错,肯定会大大提高胜算。
对反对党来说,新加坡人民现在最关心疫情对生活的影响,其他课题都会相形失色,变得较次要。所以反对党必定会抓住政府防疫不足、经济纾解不到位的痛脚。
这将是一场环绕着疫情的大选,两方的胜算都要看防疫工作的功效。当然,一些选民无论如何都会想得远一点,只因为不想让一党独大。
这次选区划分除了为集选区“瘦身”之外,最重要的是选区的数目增加了,从29区增至31区,议员的席位也增加,从目前的89增至93个。别小看这四个新增的席位,它们很可能会带来“破旧立新”,也很可能会进一步壮大声势。
红蚂蚁目前最好奇的是,投票前的群众大会怎么办?如果每场集会不能超过250人,是不是全部都必须搬到线上举行?还是另有应对方法?
这个小小病毒给大选制造了大大的问题,却也带来大大的契机,用得好绝对能赢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