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巨大的噪音,会让人感到爽快。
很多新加坡人是在11年前第一次听到这种神奇的声音。当时F1 赛车在岛国初次登场,在街道飞驰而过的时候,强劲引擎带来的咆哮声,让好些人听后直呼很爽,甚至有点热血澎湃。
或许是初次体会,大家比较容易感动。
众人的感动,加上经济收益,F1赛事就一年又一年的办下去。
F1赛事来到岛国的初年,被包装成一个国家盛会,宣传活动铺天盖地,领导人努力介绍出钱出力联办赛事的意义,以争取民众的支持。
这个赛事在这里热了一两年,后来逐渐退热,见多就不怪了,随之浮现尽是赛事的商业本质。
这个欧洲有钱有闲阶级热衷的玩意,是很烧钱的,两三个晚上就烧了几个亿,因此入门票价格不菲,一张卖一两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商业利益至上,主办者的态度明确:非诚勿扰!买不起票的,不愿买票的,请勿骚扰。
每年这个时候,在赛场的边缘,在薛尔思桥上,主办方搭建起各种视觉障碍,细密的塞住各个视觉的缝隙,以防有人免费偷看。(蚁粉们如果知道哪里有个缝隙可以免费观赛,敬请马上告知!)
在本地媒体的平台上,在主办方严格的规定下,每天只能免费播放短短几分钟的赛情。
如果你对F1还有兴趣,可以走到赛场边缘,感受一下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震天动地的声音,然后想象一下场内赛车的雄姿。
很多人看不到场内的精彩,倒是看得到场外的混乱。市区四处封路,巴士忙着改道,交通拥堵不堪。在那里上班的,在那里开店的,大都热切的等待盛会的结束。
每年此时,媒体多半会问一问当局:这个活动是利民,还是扰民?
当局照例会释放一串数字,今年就有这个:自2008年以来,F1赛事为新加坡带来一共14亿元的旅游收益,而新加坡每年承担的费用是1亿多元。
当局算钱向来厉害,自然不会作亏本生意。不过,无论是利益还是代价,好些是无形的,计算不出来的。
譬如它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就很难计算,而实际上,政府当年引进F1赛事,一大目标便是要重新塑造新加坡的形象。
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喜欢调侃新加坡,说我们干净得像一座消过毒的医院,或者像个有死刑的迪士尼乐园。这不仅伤了我们的玻璃心,还妨碍我们成为国际名城的大计。
于是,我们陆续有了赌场,综合娱乐胜地,F1赛事,以及巴黎癫马艳舞团,一时声色犬马云集,郑重的自我颠覆一番,并且试图说明的是:
那个有洁癖和古板的新加坡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个敢玩、会玩、很好玩的城市。
新加坡旅游局带头宣传,近来就有这么一句口号:“为您定制新加坡的100种玩法”。
玩法100种,谁不动心?
然而,曾经一度,一些国人提出质疑:新加坡是不是越来越是为富人打造的乐园?
民众有了这样的怀疑,就不太好玩了,因为这牵扯出一堆贫富差距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浪漫亮丽,而许多精彩的玩意又不是人人享受得到,一些民众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生活缺欠了什么。
由此产生的情绪和矛盾,容易衍生成政治问题,而且不是每年一串数字可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