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昨天(30日)在新加坡外国记者协会午餐对话会上回答了一个关于接班人的敏感问题,在社交媒体上马上炸开了锅。关注时政新闻的网民今早起床看报纸,心里肯定疑惑,本地报章的报道怎么和昨天外国通讯社报道的完全不同?大家说的是同一个陈振声吗?
外电: 陈振声表示准备好奉召担任下一任总理
路透社在昨天傍晚6点50分发稿,标题是这么写的:“新加坡部长说,如果被召到,他准备好奉召担任下一任总理”(Singapore minister says he is prepared to become next PM if called upon)。哇,这标题实在打眼,政治人物如此坦率的表白十分罕见,特别是在底牌还未掀开之前就表露雄心壮志,是相当忌讳的。难道,出道时以一声“举手”广为人知的陈部长,这次真的举手说,“我来!”
约四小时后,法新社晚上10点03分也炮制出角度相同的报道,标题写着:如果被征询,前陆军总长表示已做好当新加坡总理的准备。(Former army chief says ready to serve as Singapore PM if asked)。
外电修正标题: “我”改成“我们” “个人”改为“团队”
今天凌晨1点14分,法新社发出第二条报道,标题改成:前陆军总长说,如果被征询,“团队”已经做好领导新加坡的准备。(Former army chief says 'team' ready to lead Singapore if asked)
从“个人”到“团队”,那调调就大不同啦。
今早10点45分,路透社发出修正报道,标题是:新加坡部长说,他和他的同僚,都准备好奉召担任总理的工作。(Singapore minister says he, and his colleagues, all prepared to become next PM if called upon)路透社的用词很有意思,不用“团队”这个词,而是强调“他”和“他的同僚”。
红蚂蚁的直觉是,肯定是新加坡官方抗议了(又或者说“关切”),所以外电只好发出第二则报道来修正标题。
本地媒体报道强调: “团队”而非“个人”做好准备当总理
我们再看看本地主流媒体今天是怎么报道的。
《联合早报》:
“昨日的对话会现场,出席者关心的另一个课题是我国领导层的更新,有记者更直接抛出陈振声是否将成为下任总理的问题。对此他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只是说:“我们所有人都须做好准备,确保一旦有需要肩负这一重任时,能胜任工作。”
报道还说,“另一方面,路透社和法新社在对话会后的报道标题指陈振声已做好准备要当总理。对此,通讯及新闻部昨晚向媒体澄清,指这两家通讯社的标题捏造事实,陈振声在对话会上说的“所有人都须做好准备”,指的是整个领导团队,而不是他自己。”
”
哇,听来有些严重,通讯及新闻部出面指“两家通讯社的标题捏造事实”,这是语气相当强烈的反驳。再看看《海峡时报》报道,同样强调团队而非个人做好准备,主流媒体果然真能反映官方立场。
《海峡时报》引述陈振声说,不管第四代领导团队是谁成为下任总理,新加坡将“一切照旧”( "business continuity" )。这是因为整套政策将是“团队构思,团队执行,团队承担”。陈部长说,个性和风格会在细微处有些影响,但不影响国家整体大政方针。他说,“你不会看到,如果A君而不是B君成为总理,方向会完全相反,以致造成巨大的干扰和中断”。部长还说,现有第四代领导团队的成员可以互补,取长补短,“就像踢足球那样”。部长还指出,新加坡要更加专注于面对的挑战,不是第四代领导,而是第四代之后是否有年轻人愿意从政。
以上都是些老生长谈的话,没什么劲爆的。《海峡》和《早报》的报道平平淡淡,为何与路透社及法新社的辛辣报道差那么远?陈部长到底是说了些什么?
据红蚂蚁掌握到的原话记录,外电死抓的新闻点是这么一问一答展开的:
Sharanjit Leyl
“Would you like the job?”
BBC记者Sharanjit Leyl问:
“你想要那个工作吗?”
Minister Chan Chun Sing:
“All of us have to be prepared to do the job when called upon. And I will just repeat what Minister Khaw Boon Wan shared with us – In Singapore, leadership is a responsibility to be borne, not a position to be sought. You might think we sound very cliché, but I think I can speak for my fellow colleagues, that we all believe in this. We are where we are because of what the Singapore system has given us. We own this dream that we want to be called Singaporeans forever more. We know that it is an uphill task for a small nation to defy the odds of history, to survive without a hinterland. But we are also confident that with the advent of new technologies, that we can make it transcend our innat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limitations. We are confident but we are never complacent. But all of us know that when called upon, we must not shirk from the responsibility.”
陈振声:
“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准备好奉召担任这个工作。我重复许文远部长的谈话——在新加坡,领导权是一个要有所承担的责任,不是能追逐的职位。你可能觉得我们说的都是陈腔滥调,但我想我的同僚和我都有同感,我们真的相信如此。我们今天能走到这里,是新加坡体制所赋予的。我们的梦想是,我们希望一直都能被叫做新加坡人。我们知道,小国要逆历史潮流而上,在没有腹地的情况下生存是十分艰难的。但我们有信心,随着新科技的发明,我们可以突破地理上先天的不足和资源的局限。我们有信心,但从不自满。不过,我们都知道,一旦被召到,我们不会卸责。”
外电广义解读“我们”当中的“我” 有“标题党”之嫌
好吧,这下清楚了。红蚂蚁觉得,是应该还陈部长一个公道。他说的是,“我们”做好准备,不是单指“我”做好准备,外电的报道有“标题党”之嫌。
但是啊,如果真要广义解读,“我们”里头不也是有很多个“我”,对吧?记者单刀直入地问陈部长自己想不想要那个工作,那写稿的记者可以这么延伸开来解读,这很多个“我”当中,有一个我叫“陈振声”,对吧?所以说,陈振声自己也做好准备,那不完全错吧?当然,这当中肯定有生拉硬扯的味道,但媒体就是有这种神一般的硬扯能力,没有什么是扯不到的,都说了,笔比刀还尖锐,特别是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
政治人物想回避问题 照样被媒体套住
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些政治人物为了回避“yes or no”的答案,会振振有词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制式答案,刻意用“我们”而非“我”,堆积出老生常谈的大图像,没有精彩的细节末梢,就是“说了一大堆等于没说”的答案。这是一种取巧的应对方式,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做法。但是,有些媒体(特别是西方通讯社)偏偏不吃这一套,你越想回避,他就越把你那个含糊的答案按他的问题直接套进去,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马上变成一则耸动的新闻。不相信的话,可以去问问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他接受西方通讯社记者采访,被问及两岸政治协商的敏感问题时,经常被媒体套住。
人民关注接班人问题
话说回来,媒体关注新加坡政治领导层的接班问题,不仅仅因为它带有八卦色彩,容易博到眼球。更关键的是,人民关注啊。
李显龙总理今年都65岁了。李光耀65岁的时候,吴作栋已被公认为接班人。吴作栋60岁不到,李显龙就被公认将接班。李光耀67岁退,吴作栋63岁退,现在李总理都已经65岁了,接班人是谁都不明确,人民能不关心吗?
李总理已多次表明,要在下届大选后卸任,那谁接班呢?再加上,李总理去年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突然不适,财政部长王瑞杰又中过风,内阁压力这么大,人民能不担心领导层更替问题吗?前个星期,总理接受媒体专访谈及接班问题时说,接班人可能已在内阁裡,至于是谁,团队还需要一些时间决定。
说了等于白讲,这个人选不在内阁的话,难不成从别处空降?现在咖啡店的阿伯都说,有三名领跑者,他们是王瑞杰、陈振声和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但总理只有一个啊,说三个名字意义不太大吧?而且,不管团队怎么互补,总得有个掌舵手,不可能九龙治水吧?
李总理曾经形容,接班人应该“有判断能力、有经验、也有领导能力,除了能理解和分析问题,也能与国人相通,能向人民解释,并动员所有人一同合作,实现国家目标”。换句话说,这个一号男神必须是“动员者”“沟通者”“行动者”“分析家”“实践者”和“团队建设者”。
陈振声频频发声 “沟通者”色彩醒目
别的不说,陈振声近来频频发声,“沟通者”色彩非常醒目,特别在保留民选总统制问题上,俨然是官方“推销员”。在上调水价的民生议题上,他也在国会辩论中说明原因。这一次让陈振声与外国记者对谈,显示官方对他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信心。总理的职务需要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在对外关系方面,陈部长也有锻炼的机会,他负责推动新中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即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总理9月底访问中国,他是随行的最年轻部长。担任职总秘书长、人协副主席等职位,又让陈部长可以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有利于扮演好“动员者”的角色。
陈部长和外电记者都取了巧
所以说,从资历看来,陈部长举手说“我来”,还是符合一定的预判逻辑。这一次,陈部长在回答敏感问题时,取了个巧,强调“我们”而非“我”,外电扩大解读,也取了个巧,“我们”当中还是有那一个“我”。一个答复,两种解读。我们再次见识外电记者的厉害之处,生拉硬扯的功力实在深厚;我们也完全明白部长的用意,他其实没有要正面回应问题。新加坡人都清楚啦,我们的部长们怎么可能在公开场合讲那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