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思礼路38号最后的住户,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之女李玮玲辞世刚辞世,她的弟弟李显扬第二天就在脸书上以姐姐的叮嘱,提到要拆除这座李光耀故居的愿望。
约一周后,李显扬公开表明,将以欧思礼路38号唯一合法屋主的身份,向市区重建局申请立即拆除故居,并改建一栋永久保留在家族名下的小型私人住宅。
不过,国家文物局今日(24日)宣布,将针对欧思礼路38号故居是否具有值得保留的国家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展开研究,以作为日后处置选项的考量。
市区重建局也说明将延缓审核李显扬的拆除申请。
换句话说,欧思礼路38号的去或留,短期内不会有板上钉钉的结果。
李光耀生前其实没把话说死
李光耀生前曾多次公开表明希望在他身故后,欧思礼路38号能完全拆除,避免让欧思礼路38号成为“供人瞻仰的遗迹”。
他在2010年10月致函新加坡内阁时,清楚说明了这点,同时也强调该房子并无值得保留的建筑价值。
在2011年1月出版的回忆录《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中,李光耀也重申了相似看法:
“周围的房子因为我的房子而不能建得太高。现在就把我的房子拆除,修改规划条例,往上建,这样地价就会上升。”
不过,上述想法在2011年产生了变化。
李光耀在一封写给新加坡内阁的书信中提到:
基于内阁一致反对如我所愿拆除欧思礼路38号,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并决定,若要保留欧思礼路38号,就必须加固地基和进行整修,并且让人入住,否则一栋空荡无人的建筑物将很快衰败。
然而,他在2013年立下最后一份遗嘱时,又再度表达了拆除欧思礼路38号的意愿。
李光耀强调,这是他和已故妻子柯玉芝共同的愿望,若日后故居因法律、条例等缘故无法拆除,他要求故居只能向其家人和后人开放,尤其是李玮玲可以继续住在故居,想住多久便住多久。
“家事”升级为“国事”
这份遗嘱在李光耀过世后,成为国务资政李显龙和两位弟妹李显扬和李玮玲发生家族纠纷的导火线。
李玮玲和李显扬公开指责李显龙,称他们试图满足父亲遗愿时面对威胁,并指大哥李显龙为了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
李显龙则回应说,他“严重质疑”父亲最后一份遗嘱的准备过程,之所以未通过法院挑战遗嘱有效性,是为了避免公开争斗损及父亲和家族的名声。
后续三司特别庭在2020年指出,李显扬和其妻子林学芬在遗嘱签署过程中涉及误导李光耀,并在审讯期间说谎。
三司也裁定,林学芬在处理遗嘱时违反专业操守,吊销其执业资格15个月。
李显扬和林学芬后来在2022年离开新加坡,并在周二(22日)宣告正式获得英国政治庇护。
政府欲争取更多时间来做决定
除了李家内部对此争论不休,针对欧思礼路38号这一珍贵历史遗产,政府也在2016年成立了探讨故居处置方式的部长委员会,由时任副总理张志贤领导。
值得一提的是,李显龙当时表明回避参与政府任何有关故居的决策。
部长委员会2018年4月公布的最终报告针对故居处置提出了三个选项:
- 保留故居;
- 只保留具历史价值的地下层饭厅;
- 拆除故居(但将地块用作其他用途,例如作为公园或者历史文化馆)。
但部长委员当时也指出,由于李玮玲彼时还住在欧思礼路38号,因此上述选项只是为了协助政府日后作出决定。
李玮玲辞世,意味着这个“日后”已经到来。
回顾李光耀生前对欧思礼路38号处置方式的态度演变,“要留可以,但只能对家族开放”是底线。
然而,作为在新加坡历史存在重要意义的建筑物,欧思礼路38号也是具有公共利益的私人产业。
这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任何非黑即白的选项,都有可能引发更多争议。
国家文物局在今日发布的文告中指出,政府认识到公众对欧思礼路38号的处置方式有着多元宽广的意见。
“一旦颁布保存令(Preservation Order),政府将获得所需的时间来谨慎考虑部长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不同方案,以及任何可能出现的选项。”
“这将确保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亦能强化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团结。”
换言之,政府将继续用时间换取空间。
解读李光耀当年的说法,他并没有把话说死一定要拆除故居,而是留了一些“出路”。但这些“路”与政府和民众心目中的“路”,目前看起来是平行的,如何取得交集,只能等待时间揭示。
在尊重李光耀遗愿的同时,又要如何妥善应对公众对故居的不同期待,在两者间找寻平衡点,端出共识最大化的折衷方案,依旧会是接下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