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期间最触目惊心的画面,或许是一些国家病床短缺,医院不得已让病人躺在医院走廊上接受治疗,新加坡在疫情期间也出现过病床吃紧的情况。
即使在冠病疫情趋缓之后,卫生部仍注重医疗设施的容量,除了增建医院,还探讨如何利用一些场地,以便在紧急时刻,设立临时治疗中心。
但卫生部长王乙康今天(7月30日)在脸书贴文中警告,尽管当局通过各种管道增加医疗设施容量,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却可能让这些努力化为乌有。
卫生部向场地供应商征询讯息
但我们先从卫生部说起。
据《亚洲新闻台》报道,由于现有隔离和检疫设施的合约将在今年年底届满,卫生部正在向场地供应商征询相关讯息,探讨利用这些场地作为临时社区治疗设施的可能性。
这些场地必须从今年或明年起备用,以便当局在发生全国危机或公共卫生状况时使用,为期两到三年。有意的场地供应商也必须提供伙食。
卫生部并没有透露哪些供应商已经回复,但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教授受访时指出:
“酒店明显最适合这方面的用途,因为每间客房都能供一定人数居住。其他设施,如体育场馆,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动或重新设计。”
“即使病人只有轻微症状,在大流行病时期供病人居住的设施也必须确保病毒不会在设施内外传染。设施的设计因此必须照顾到通风和换气,以及防疫措施和观察病人等各种需求。”
王乙康:兴建新医院的效应可能只是暂时的
与医疗设施容量息息相关的,就是病人人数。
王乙康在脸书上说,自己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数据,但最近却发现:邱德拔医院虽然一向是新加坡最繁忙的医院之一,但其病床使用率终于跌落到90%以下,急诊部门病人人数和等候时间都减少了。
谈到其中的原因时,他并没有卖关子,指出除了邱德拔医院扩充自身的容量之外,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兀兰医疗园(Woodlands Health)启用,日后勿洛的东部综合医院及西部的登加医院启用后,也能进一步缓解其他医院的负担。
但他笔锋一转,就指出兴建新医院的效应,也可能只是暂时的:
“兀兰医疗园的医生告诉我,他们的病人当中,有越来越多患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长期疾病、年龄介于20多到40多岁的年轻病患......这些病患发病的原因大多数是生活方式所致,如摄取过多的糖、盐和脂肪,以及抽烟和缺乏运动等。”
“这个趋势跟人口老化叠加在一起,会很快抹掉我们在增加医院容量的努力。要确保医疗容量长期可以持续下去,关键是我们必须通过预防性护理,保持健康。”
简而言之,就是预防胜于治疗。
这句话也适用于当局,卫生部向场地供应商征询讯息,也可以视为一种预防措施,及早为下一场大流行病做准备,而不是到了危急时刻才仓促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