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周末并不平静。
伊朗出动总数超过300的无人机和飞弹袭击以色列本土。
两国素来不和并非新鲜事,但过去的冲突顶多是代理人战争,此番伊朗军方直接对以色列发起攻击,是史上首遭。
伊朗称这是为了报复以色列在4月1日炸毁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造成数名伊朗高级将领死亡。
不过,伊朗绝大多数攻击都遭以色列和盟友成功拦截,并未造成重大伤害。
消息传出,一度引发国际社会紧张,担忧中东紧张局势将进一步恶化。但若爬梳以色列轰炸伊朗使馆,以及伊朗发动报复袭击的前因后果,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以伊这两个世仇只是各取所需,看似剑拔弩张,但未必会真的打起来。
以色列被指控轰炸伊朗使馆时,正值加沙人道危机恶化,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有越来越多谴责,其重要盟友美国的支持态度也有所动摇之际。
以小人之心度之,这可能是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为转移国际社会压力而展开的军事动作。
自以哈冲突爆发后,伊朗并未直接介入加沙局势,但其背后资助武装组织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行动,黎巴嫩真主党曾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也门的胡塞武装也屡次攻击经过红海的商船。
以色列空袭伊朗使馆,难免被认为是激将法,刺激伊朗出手。
如此一来,美国就不得不再度强调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或许也能藉此缓和国际社会对以军在加沙军事行动的不满。
伊朗得对国内交代和重塑以色列强敌形象
与此同时,伊朗原本作为以色列强大对手的形象,本就因在以哈冲突中置身事外而受挫。此次使馆遇袭,且再有高级将领遭刺杀身亡,若不予以回应,恐怕会进一步遭外界视为纸老虎。
因此,德黑兰当局高呼要以色列付出代价。
但到了袭击日当天,不难看出伊朗的袭击,无论是精心设计,还是纯粹技不如人,这场军事行动都注定要以失败收场。
以色列和美国情报单位很早就预估伊朗将会对以色列采取报复行动。
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Hossein Amirabdollahian)还声称,德黑兰在袭击发生72小时之前,就向邻近国家和美国预告他们将发动攻击,且仅针对以色列军事地点进行“有限”打击。
据路透社报道,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否认这个说法,但土耳其、约旦和伊拉克官员则证实伊朗提早做出了警告。
如果提前预警一事属实,显示伊朗也担心“玩出火”,甚至可能暗自祈祷以色列和盟友的防御能力足够强大,得以避免伊朗射出去的无人机和飞弹造成伤害。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伊朗先用无人机集群(Swarm)试图影响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巡弋飞弹以及射程较远的弹道飞弹再随后跟进。
但伊朗和以色列的边境并未直接接壤,速度相对缓慢的无人机需要跨越1800公里的距离,以致有多达99%的无人机和导弹还未抵达以色列便已遭摧毁,最后并未造成太大伤亡。
袭击发生后,伊朗火速宣布鸣金收兵。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发表声明称,“此事可算告一段落了”。
种种迹象显示,伊朗此次攻击“交差了事”的成分居多。
在国内经济困顿,以及民众对德黑兰压迫政策越来越不满的当下,伊朗应会设法避免战事延伸。
称之大内宣也好,精神胜利法也罢,伊朗只求透过这次象征意义较大的攻击,向国内民众有所交代,同时试图挽回逐渐褪色的中东强权地位。
但对以色列而言,是否回击伊朗,仍将是艰难的决定。
有报道称,以色列战时内阁就如何回应伊朗的袭击意见分歧。
极右翼成员要求采取果断行动回击,但其他内阁成员认为应该保持克制,藉着以色列此刻获得国际社会强大支持,进一步巩固与盟友的关系。
西方有一派看法认为,对于伊朗的直接攻击,应该勿枉勿纵,以免养肥伊朗的胆子。
他们认为,伊朗或许是在测试以色列和其盟友的防御力量,并藉此收集了相关情报,如果完全无动于衷、或过于软弱就会削弱以色列的威慑力,再有下一次,恐怕就不会那么“好彩”。
也有分析认为,伊朗并非刻意减低攻击可能造成的伤害,而是他们的军事实力本就相对薄弱,但这类分析人士担忧,一旦伊朗意识到自身常规战力的不足,便有可能卯起来发展更具威慑力的核武,国际社会不可不察,更应该在此时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道,并阻止其核计划发展。
以色列和伊朗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无论如何,以色列在此次伊朗的攻击中,已经获得了其在加沙人道危机恶化后逐渐流失的支持。
美国白宫发言人柯比指出,伊朗袭击功败垂成,展现了美国、以色列和其他盟友的军事实力和决心,多国通力合作协助以色列自卫,显示以色列并非“独自一国”。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的袭击落空,也再度印证中东的回教世界现阶段并非铁板一块。
在拦截伊朗无人机和飞弹的过程中,除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等以色列西方盟友出力,约旦也在该国领空协助消灭了伊朗的攻击武器,其他阿拉伯国家亦有可能间接参与了这个过程。
对沙特阿拉伯、约旦等逊尼派为主的回教国家而言,他们对什叶派伊朗的忌惮并不亚于以色列。
这或将推动以色列尝试与因加沙局势而陷入龃龉的阿拉伯国家打好关系。
但如果以色列选择升级冲突,造成伊朗出现伤亡,则难保不会把上述阿拉伯国家往伊朗推去。
美国总统拜登告诉内坦亚胡,以色列成功拦截伊朗的攻击已经是场胜利,他应该“收下这场胜利”。
美国、英国、法国等以色列盟友也表明,不支持,也不会参与以色列对伊朗的反攻行动,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
关键是,既然以伊双方各自的盘算都有了收获,一方重新拉拢到盟友支持,一方对国内也有了交代,国际社会或可审慎期待,这场冲突应该不至于失控。
只是随着曾一度施压内坦亚胡政府克制在加沙军事行动的以色列盟友重新归队,加沙的人道危机,短期内恐怕还不会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