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不吃不喝,但不能没有空气,偏偏全球有数十亿人正呼吸着不干净的空气。
有研究指出,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人类寿命可能缩短三到六年。
联合国环境署数据也显示,全球每年约有650万人因空气质量低劣而过早死亡。
根据瑞士空气质量技术公司IQAir昨天(3月19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空气质量报告》,亚洲的空气污染问题迫切需要关注。
2023年全球空污最严重的百大城市,亚洲就占了99个,其中83个在印度!
以国家和地区来看,空污最严重的却不是印度,而是孟加拉。
除了孟加拉和印度,“十大”当中也有不少是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国家,例如排在第二的巴基斯坦、第四的塔吉克斯坦,以及第八的尼泊尔。
新加坡是空气质量最好的东南亚国家
IQAir分析的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共7812个城市的3万多个监测站,测量的是空气中的悬浮颗粒PM2.5浓度。
PM2.5是最微小也是最危险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沙尘暴、野火、发电厂废气和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物。吸入体内后可深入肺部,导致气喘、心脏病、肺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IQAir全球首席执行官哈梅斯(Frank Hammes)在报告中说:
“PM2.5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任何污染物都还多。”
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PM2.5的年均浓度不应超过每立方公尺5微克,但去年只有七个国家“过关”——冰岛、芬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爱沙尼亚、格林纳达和毛里求斯。
咦?新加坡的空气质量竟然不达标?
是的,新加坡的PM2.5年均浓度达到13.4,比世卫标准值高出近两倍,在7812个城市中排名第2026,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80位。
好消息是,新加坡在东南亚还是“包尾”的,蚁粉大可放心。(难得不用抢第一……)
季风交替时也要防烟霾
众所周知,新加坡最大的空污威胁就是烟霾。
每年6月至10月,由印尼烧芭活动引发林火而起的烟霾都会准时来“报到”。
去年10月,新加坡东部和中部地区的24小时空气污染指数曾一度破百,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达到不健康水平。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去年底接受媒体访问时预计,今年首三个月出现跨境烟霾的可能性不大,但新加坡尚未完全摆脱烟霾的风险。
她也提醒,引发干燥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预计还会持续两到三年,下一波烟霾几时会来,还有待观察。
“令人担心的是季风交替时,雨量较少、风势较弱,一旦有烟霾很可能就会被困住。”
新加坡每年有两个季风期,即12月至隔年3月初,以及6月至9月。季风交替的时候就是3月底至5月(快要到了),以及10月至11月。
泰国和越南也陆续“遭殃”
除了发布全年空气质量报告,IQAir网站每天也监测各国实时的空气质量。
过去两周,泰国清迈和越南河内陆续被列为“实时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空污问题甚至比印度和孟加拉还严重。
上周六(3月16日),清迈的PM2.5浓度达到每立方公尺224微克,是世卫标准值的20多倍。
“罪魁祸首”原来是清迈农民在焚烧农作物残茬和耕地,为下一个耕作周期做准备。
此事也惊动了泰国首相社德他。他在亲自走访清迈时,承诺对农民实施监管,并呼吁民众尽量在家办公,减少外出。
不过,社德他为了保护泰国旅游业而坚持不把清迈列为“空污重灾区”的做法却引起争议。
“泰国的旅游业刚开始恢复,在这个时候把清迈列为空污重灾区,会影响外国游客的旅游计划和信心,因为他们的旅游保险不一定涵盖这类灾难和紧急事件。”
3月5日,河内的PM2.5浓度一度达到“非常不健康”水平,是世卫标准值的30多倍。
据当地媒体报道,大量的车辆废气和工业排放,是河内空气质量急速恶化的两大导因。
河内目前有超过650万辆电单车,却无须定期接受排气检测,导致粉尘四处飘散。
尽管河内市政府已开始投入发展电动公交车并将工厂迁移至郊外,污染源却迟迟无法获得妥善管理。
每当空污来袭,800多万名河内市民只能祈求老天爷刮大风或下场雨,好让空气变得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