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语能力,新加坡人最常听到的一个好处可能是“掌握英语和母语,成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桥梁。”
如果你觉得这点不足以推动你掌握双语能力,红蚂蚁告诉你另一点,说不定你就找到推动力了:
有研究表明,会说两种语言可以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时间推迟长达5年。
失智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有不少方法有助于延缓大脑老化的速度,比如年轻时接受更多的教育、参加体育活动,以及激发认知能力的爱好。
不过,专家们表示,经常说多种语言可能是特别有效的。
西悉尼大学专门研究双语的副教授Mark Antoniou向《纽约时报》解释说:
“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使用语言,所以双语者的大脑一直在运作。这是其他体验所无法提供的,比如演奏乐器。”
就是这种潜在好处,促使许多人在成年后、甚至是退休后,尝试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根据语言学习应用程序Memrise进行的一项调查,57%的用户反馈说,“促进大脑健康” 是使用该程序的动机之一。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目前,这些关于会说两种语言与预防失智症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对象都是从成年早期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种语言的人群。至于成年后学习新的语言是否会带来同样的认知好处,还有待研究。
学习新语言的年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使用频率
巴黎布洛卡医院研究双语和大脑健康的研究工程师Caitlin Ware指出,
一个人从几岁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似乎不比使用这种语言的频率重要。
她也说,学习新的语言在认知上所带来的好处是:迫使你抑制母语的使用,去思考另一种语言的对应单词,所以,如果大量使用第二语言,就能训练认知能力。
这个过程称为认知抑制,双语者必须从目标语言中选择适当词汇。为此,他们需要抑制来自非目标语言的竞争,以便顺利地与对方沟通。
比如,你要跟孩子用英语沟通,但脑子习惯地想用华语表达,你只好抑制脑子里的华语,努力选择用英语表达。这就是一种认知能力的锻炼。
从理论上讲,经常有认知抑制过程的大脑,对失智症等疾病造成的损伤会有更强的复原能力,这个概念也称为认知储备。
也就是说,即使大脑健康状况开始下降,你的心智能力越强,就越能延长大脑正常运作的时间。
在2007年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中,加拿大多伦多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失智症患者中,会说两种语言的人,比单语者平均晚四年出现症状。此后发表的几项研究也报告了类似的发现,尽管其他一些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差异。
过了60岁学习新语言,或许对预防失智症帮助不大
对于60多岁的人来说,因学习第二语言获益的证据较弱。
Mark Antoniou和同事的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的中国成年人在经过六个月的语言学习后,认知测试的成绩有所提高,但玩数独和填字游戏的人也有同样的表现。
另一项小型研究发现,上了四个月英语课的意大利老年人的认知得分没有任何变化,但没有上英语课的人的得分却有所下降。
2023年发表的两项关于这一课题的较新研究则发现,参加语言学习项目后,人们的认知表现几乎没有差异。
进行这些研究的科学家为这些令人失望的结果提供了一些解释。
一是参与者都是非常积极的志愿者,他们的表现可能已经达到了同龄人的最高水平,因此很难看到任何改善。
另一个原因是,学习语言的时间可能太短了。
Judith Grossman在德国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了这一课题。她说,几项研究使用了“在长度和频率上都大不相同”的语言课程。
一些研究对参与者做了八个月的训练,一些研究只做了一周的训练。
对Mark Antoniou来说,这些发现并不完全在意料之外。他说,没有人会觉得学习一门新语言六个月会跟“一辈子都在使用两种语言”一样。他仍然认为,语言课程可以通过刺激智力来提高认知能力。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也有类似的研究。
2023年10月,该校的研究院开发出协助年长者延缓失智症发作的双语游戏应用。
这款名为Ami(Advancing Mental Invigoration)的应用是一个简单且适合年长者的互动触屏游戏,目前只提供三款游戏,支持六种不同的语言(包括方言),它们是华语、英语、马来语、淡米尔语、闽南语和粤语。
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对105名年龄介于53岁至97岁的新加坡年长者进行研究,他们之中有些年长者是失智症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两到三个月内利用双语模式玩游戏的年长者,比起利用单语模式玩游戏或不玩游戏的年长者,认知能力和语言记忆会有显著的提高。
此外,研究团队在试玩游戏后的六个月,再度测试失智症年长者,发现他们的口语学习技能和语言记忆都有进步。
看来,也许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华语以及讲华语。
因为这不仅是一项生活技能,还能预防失智症。实在不想学自己的母语,也应该学习其他的第二语言,毕竟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