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粉最近到小贩中心或咖啡店时,是否有留意到盘中餐或碗中汤的蔬菜,变得越来越少,数量甚至“五根手指以内”都算得了?
如果回答“是”,请放心,你不是唯一一个这么觉得的。
上个月,本地食谱作者谢采芹在个人Instagram账号上发了一篇文,开头第一句就吐槽:“新加坡典型的小贩美食中,蔬菜的分量简直荒谬。”
她之所以有感而发,是因某次她点了一碗虾面,发现里头竟然只有“一条”蕹菜。
令她不解的是,如果大多数新加坡人每天至少一到三次都会到小贩中心用餐,那这种摄入蔬菜不足的现象怎可能成为普遍被接受的常态?
然而,当谢采芹向亲戚讨论这个问题时,后者说是因为她长期在国外太久没回来新加坡,才会感到讶异。
她在贴文中写道:
“我不认为是小贩的错……追根究底,关键很可能在于新加坡人对蔬菜根本就兴趣缺缺甚至厌恶。”
食客愿意多付费加菜
摊贩少给蔬菜或索性不给,问题真的如谢采芹所言,是因为食客不爱吃?
其实不尽然。
根据保健促进局的饮食指南,一份健康餐盘应涵盖四分之一全麦、四分之一蛋白质,而蔬菜和水果应占半盘。对当局建议的饮食习惯,大部分新加坡人还是相当遵守的。
2010年,当局发布的《国家营养调查》显示,多达九成的新加坡人并没有吃足够的蔬菜水果,但2018年的同一项调查却显示,新加坡人平均蔬菜摄取量已达标。
本地消费者相信也深知多吃蔬菜对身体有益,但蔬菜价格似乎才是症结所在。
因马来西亚豪雨导致进口到新加坡的蔬菜减少、部分蔬菜售价提高的情况,已发生过不只一次,批发商唯有另寻门路进口蔬菜。
摊贩若采购的蔬菜量不足,在料理时或许就得省着点用。
餐饮业者向《海峡时报》反映,一些蔬菜不仅比肉类更贵,新鲜蔬菜也不能保存太久,产量也比较低。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食客还是可以要求加菜,但前提是要加钱。
有公众说,她在家中烹饪时,总会准备很多蔬菜,但到了小贩中心,她找不到含有大份蔬菜的食物,除非她主动要求加菜,并额外付费。
“如果我和老公及三个孩子(在外头吃饭),想要吃多一点菜得多付10元至15元,真的太贵了。”
也有摊主观察到,近来有更多食客要求加菜,最常见的就是在点鸭肉面时放多一点豆芽,他说自己不会为此另外计费。
太油腻宁可不吃,想吃得健康又怕伤荷包
一些国人食用的蔬菜确实不足,但背后的其中一套说法是,问题出在蔬菜好不好吃。
在网络论坛Reddit上,日前出现了一个“为何新加坡人不爱吃菜”的讨论区,吸引不少网民留言。
综合这些网民的看法,他们宁可不吃菜的原因是,摊贩煮出来的蔬菜不是太油腻、没煮熟,就是料理的方式让蔬菜的任何营养都流失掉了。
还有网民说,有时送入口中的蔬菜,有点沙沙和苦苦的味道,令人怀疑是不是摊主没清洗干净,甚至蔬菜还残留着农药。
小贩售卖的蔬菜料理几乎让人胃口尽失,食客想吃得好一些、探寻更健康的选项,却发觉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
如同这名网民说,
“我没有不爱吃菜,但很多菜饭摊位的蔬菜,不是煮得过熟就是太软烂,我根本吃不下去。但要经常吃沙拉,我又负担不起。在新加坡,要吃到健康和好吃的食物,价格一般都会很昂贵。”
许多其他网民也持相同看法,认为想要吃到健康和好吃的蔬菜,难免会比较贵。
新加坡美食文化“排挤”蔬菜?
新加坡的美食使用的蔬菜少得可怜,还有另一种可能:它不是盘中的主角。
所谓“配菜”一词,可套用在很多新加坡的美味佳肴:
- 炒粿条上桌前顺手洒几根豆芽;
- 鸡饭的鸡肉旁搭配几片黄瓜(据悉一些鸡饭摊早已不放黄瓜)
- 黄姜饭的阿渣(achar)只有几条细细的黄梨和黄瓜。
谢采芹日前在另一篇评论中就提及,除了擂茶饭或酿豆腐等,大部分狮城小贩美食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蔬菜明显缺乏。
本地美食的料理方式和食材配搭是固定的,才能调配出特定的口味,不是说变就能变。因此谢采芹认为,要求小贩多加些菜、或推出经改良的健康版狮城美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说,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许是设计出能取得良好平衡的新型小贩美食,或深入饮食文化根源,复兴以蔬菜为主的传统菜肴。
诚然,一日三餐要吃多少蔬菜,新加坡人绝对有选择的权利。但吊诡的是,往往他们少吃或不吃的主因,是来自物价上涨的现实考量。
健康和金钱哪个更重要,成了通胀上升时代中,人们持续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