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陷入通缩阴霾有两大“副作用”,为何对全球未必全然是坏事?

更新:
2023年08月25日 21:07
水果市场

如同竞标现场少了最会喊价的那位

中国经济最近频频爆出坏消息。

原本被期待成为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如今却是欲振乏力,让不少专家跌破眼镜。

先是7月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放缓、出口萎缩、陷入通货紧缩等不符预期的经济数据频现,接着是另一房地产巨擘碧桂园还不出债务的爆雷危机

中国当局还大动作“盖牌”,停止公布过去几个月屡创新高的青年失业率,种种迹象让外界担忧,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不是陷入了麻烦。

毕竟,中国几乎占了全球GDP的五分之一,如今打个喷嚏,难免令各国担忧会不会有外溢效应,让全球经济也跟着感冒。

但近日也有一些相对乐观的说法认为,中国打喷嚏,对全球各国未必全然是坏事:中国陷入通货紧缩带来的两个“副作用”,对近两年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全球各国,反而可能是利好消息。

碧桂园
碧桂园成为中国房地产界最新的未爆弹。(路透社)

这里首先简单解释通货紧缩(简称通缩)的概念。

和这一两年新加坡人比较熟悉的通货膨胀(简称通胀)相反,通缩指的是货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白话文来说,通胀是物价上涨,通缩是物价下滑。

乍听之下,通缩似乎是个好东西。但和通胀一样,通缩亦是过犹不及,因为通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意愿低落,才会供过于求,导致物价下滑。

过度通缩,即代表市场不活络,经济成长恐怕陷入停滞。

此次中国通缩,迫使中国这个国际大买家开始缩紧荷包,节制购物;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则可趁人民币贬值之利,买到更便宜的中国货。

一、最会买的买家收敛了

具备强大消费能力的中国原本是全球市场“最会买”的买家之一。

但在通缩情况下,消费者变得更不愿意掏钱购买商品及服务,中国将因此减少在全球市场采购的商品及服务数量。

需求量减少,全球市场上商品及服务的价格也将随之滑落。

近两年来,包括新加坡在内,全球大多数国家几乎都迎来了疫后经济大喷发伴随而来的高通胀。不少国家为此将利率调整至近年来的最高点,新加坡金管局也多次实施货币紧缩政策,以抑制物价飙涨。

如今,按照供需理论,市场少了一个大买家,供不应求的情况或许有望缓解,物价也会随着下滑。

中国少买一点,就能让商品价格下滑一些,让许多深受通胀之苦的国家及人民松一口气。

这就好比在七月歌台的拍卖现场,最会喊价最会买的那人突然囊中羞涩,喊声小了许多,大家自然能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成交竞标品。

物价飙涨
物价飙涨是不少新加坡家庭过去两年的深刻感受。(联合早报)

二、买中国货变便宜了

通缩的另一“副作用”是人民币贬值。

为了刺激消费,并鼓励中国人贷款买房以避免房市崩塌,中国央行已多次降息。

各国几乎调涨利率之际,反其道而行降息,结果便是人民币持续贬值。

这对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并非好事,但对其他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家却是利好因素。

时至今日,中国仍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全球市场上“Made in China”的商品依然多不胜数。

随着人民币贬值,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家就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商品,这将有助于缓解各国的通胀情况。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来说,这就像马国令吉对新元贬值,新加坡人在新山消费更划算一样。

向中国买货的各国看到人民币贬值,大概就和国人捡到便宜时的心情如出一辙。

示意图
人民币贬值将使其他国家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中国货。(路透社)

双面刃

无论如何,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也是把双面刃。

如果中国经济最终硬着陆,仰赖和中国进行贸易,尤其是对中国出口占国家收入极大比重的国家,也将面临来自中国订单锐减的负面冲击。

在中国疲于应对国内经济困局之际,势必也会勒紧腰带,减少对外的投资及贷款。

明年即将迈入十周年的“一带一路”,将首当其冲。

依赖“一带一路”提供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及投资的发展中国家,此时此刻应该最担心中国走不出通缩困境。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