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新加坡的蚁粉,你们有多久没到一座湿巴刹逛逛?
湿巴刹就是马来语“菜市场”的意思。这些售卖新鲜蔬菜和肉类等食材的地方,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在新加坡出现,超过半个世纪以来越建越多。
据官方统计,目前有超过100座湿巴刹遍布在新加坡全岛,其中83座由环境局及环境局指定的运营商经营。有些湿巴刹与小贩中心毗邻而建,算是新加坡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然而,随着超级市场的普及,应有尽有的选择令许多人倾向于去超市购物。湿巴刹的生存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
环境局于2019年公布的“小贩中心顾客印象调查”揭露,39%的受访者过去一年未光顾湿巴刹。
这项每两年进行一次的调查,在2014年和2016年所搜集到的未光顾湿巴刹的数据分别为23%和33%。由此可见,不去湿巴刹的居民比例持续呈上升趋势。
湿巴刹生意式微的三大因素
第一,营业时间满足不了需求。
一般上,巴刹摊主只会在早上开档,除非碰上农历新年的小年夜,才会“开通宵”为顾客提供便利。
湿巴刹应该延长营业的议题,早在40多年前就在国会议事厅被提及。
环境发展部曾收到一份有关新加坡巴刹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湿巴刹不仅员工过多(当时预计共有一万至两万名员工),也因营业时间短而没获充分利用,因此运营湿巴刹不符合经济效益。
当局于是设立一个委员会来探讨建屋局巴刹的未来样貌。委员会检讨报告建议,从1982年起,允许湿巴刹摊贩经营超过一个摊位,售卖其他商品以实现多元化,并鼓励摊主延长营业时间。
领导委员会的时任环境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曹煜英当时说,新加坡人的生活方式相比30年前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越来越多家庭都是夫妻在工作,以致妻子到巴刹买菜的时间非常少。
其二,小贩后继无人、员工人手不足。
新加坡统计局在2021年发表的数据显示,湿巴刹的食材摊贩在10年内减少近800人,跌幅12.4%。
与此同时,同小贩中心摊主的情况相似,不少湿巴刹摊位老板也难以说服下一代承接生意。
找不到人接手,可能就得收摊。
武吉班让法嘉购物中心湿巴刹的一名鱼贩,两年前接受国家图书馆季刊“BiblioAsia”访问时就直言:
“我认为再多20年左右,新加坡就不会有湿巴刹了,只会有超市。”
最后,湿巴刹的营业环境,相信也是多数人不热衷于光顾的原因。
许多人对湿巴刹的印象就是肮脏、凌乱、地板湿滑。其实历经多年的变迁,不少湿巴刹早已焕然一新,不再是人们想得那么糟。
再者,湿巴刹或许能找得到比较罕有的食材,价格可能也更实惠,但这些所谓优势并没能进一步吸引顾客前去消费。
相比之下,超市和霸级市场都更为便利,更能满足民众需求,包括营业时间长(很多都是24小时不打烊)、有冷气、环境整洁、货品琳琅满目等等,更加凸显湿巴刹的“不足”。
一名21岁的受访者告诉《海峡时报》:
“我不去湿巴刹买菜。我明白那里的食材比较新鲜,但我觉得住家附近超市所提供的就已经足够了。”
就像这名受访者所言,湿巴刹显然已不是新一代新加坡人成长与生活的记忆。
许多新加坡人都活在“超市时代”,自然对湿巴刹的经营模式难以产生共鸣,更别说是感受得到当中蕴藏的人情味。
公众呼吁保留湿巴刹小贩文化
有读者日前投函《联合早报》,吁请新加坡人设法让湿巴刹继续生存下去。
她说,湿巴刹是草根阶层的一种谋生文化。
以前湿巴刹非常热闹拥挤,现在却变得冷清多了。话虽如此,她相信湿巴刹具有特色,在社会上仍有需求。
该读者建议,当局应协助巴刹摊贩减轻成本负担,或给予租金津贴,让他们的生意得以继续。
“传统摊贩也应想法子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改良经营模式,引入科技,突破营业时间的局限,相信能吸引更多顾客。”
她也说,湿巴刹也算是我国小贩文化的一部分,值得保留。当局也许可考虑让它成为特色旅游项目,让外国旅客了解新加坡草根一族的精神面貌。
顺道一提,除了湿巴刹,新加坡的一些夜间菜市,也因种种因素无法生存。
本地媒体报道,今年有两家夜间蔬菜批发市场被要求在8月份停业,即:大巴窑东夜间蔬菜批发市场和乌美工业区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些受影响菜商的主要客户是餐馆和小贩。
新加坡食品局受访时说,配合大巴窑东住宅项目的发展,预计这个批发市场占用路段的交通会更繁忙,因此不适合运营菜市场。
乌美工业区露天蔬菜批发市场的业主裕廊集团,今年2月发函通知市场仅剩的三个菜商,最迟须在8月31日结束生意,但集团并未详尽解释停业原因。
新加坡的湿巴刹、蔬菜批发市场等传统市场,未来的命运会如何演变?
环境发展部前高级政务次长曹煜英4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套用在现在仍耐人寻味:
“湿巴刹商品品种少、营业时间短,终有一天会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