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预计在203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除了生育率持续低迷让政府头疼不已,离婚率相信也是当局关注的一组数据。
本地离婚率曾在2019年创下新高,去年也有研究发现,本地夫妻当中,更多女性成了提出离婚的那一方。
但是,本地婚姻方面,说不定已经让人看到一线希望。
新加坡统计局今天(26日)公布最新数据则发现,虽然还是离婚现象依然存在,但本地离婚率从多方面而言确实有减缓的迹象。
年均离婚人数下跌
统计局的调查范围只限于居民夫妇(resident couples),也就是说,夫妻俩其中一方是新加坡人或永久居民。
2022年,共有7107对本地夫妻解除婚约(即离婚或宣告婚姻无效),但这比2021年的7890对来得少。
同样地,从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每年平均共有7385起离婚案例,比起2013年至2017年的7509起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去年新加坡男女的离婚率也呈下滑趋势:
- 每1000名年龄超过20岁的已婚男性中,有6.2起离婚案例,相较2012年的7.1起减少;
- 每1000名年龄超过20岁的已婚女性中,则有5.9起离婚案例,10年前有6.7起。
有趣的是,新加坡夫妻鸳偶变怨偶的主因,过去10年来维持不变。
去年有58.1%的女性坦言,她们之所以会和另一半离婚,是因对方“不合理的行为”;52.9%的男性给予的反馈则是“双方已分开住或分居超过三年”,以致两人都回归单身,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
更多夫妻撑过结婚五周年或十周年的门槛
数据也揭露,婚姻介于五至十周年时,新加坡夫妻离婚的可能性最大。
以2001年结婚的夫妇为例,在结婚10周年之前就离婚的夫妻占了9.6%。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在两年前的一份报告中就提过这个数字。
离婚率第二高的群体,是结婚低于五年的夫妇,占6.4%。
这也意味着,在那一年结婚的新加坡夫妻当中,有16%没能庆祝木婚(结婚五周年)或锡婚(结婚十周年)。
这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印证了七年之痒的“魔咒”,甚至连五周年都撑不到就“拜了对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夫妻只要过了这个坎,就更可能携手到老。
统计局同样引述2001年结婚夫妇的数据说,结婚15周年之前离婚的总占比为21.1%(即10周年至15周年之间离婚占比为5.1%);结婚20周年之前离婚的总占比则是24.3%(即15周年至20周年之间离婚占比为3.2%)。
另一方面,还没欢庆锡婚就离异的夫妻,也已减少。
2005年结婚的夫妻当中,有17%撑不到结婚10周年就解除婚约,比2001年结婚的夫妻(16%)稍高一些,但在2011年结婚的夫妻当中,这个数字已经下跌至14.5%.
还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新加坡人的结婚年数稍微增加了一些:
2022年的离婚案例中,婚姻时长的中位数(median duration of marriage)达到10.9年,比起2012年的10.3年久了一点。
政务部长:15年内接受四次婚姻辅导
针对统计局发表的数据,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发言人指出,为一段婚姻给予支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夫妻俩共结连理后的首几年。
发言人说,不论是在哪一个阶段,当局都有合适的援助计划,例如为准备结婚或新婚夫妇制定的婚姻准备、指导和支持计划。
倘若夫妻面临婚姻问题,也能透过家庭咨询管道进行辅导。
无独有偶,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陈圣辉今天(7月26日)也在个人脸书上贴文,庆祝他和妻子结婚15周年,并分享夫妻相处之道。
陈圣辉说,两人婚后曾先后定居波士顿、纽约及香港,并在香港生下第一个宝宝。夫妻俩为了育儿养家,最终回到新加坡生活。
他坦言,跟其他夫妻一样,他们过去15年也面对起起落落。
“我们的家庭背景非常不同,也因而塑造我们彼此沟通、表达情感和应对纷争的方式。”
陈圣辉说,他们的婚姻道路因孩子和工作屡屡受到考验,尤其在他步入政坛后,很多时候都得由太太单独照顾孩子,加剧两人面对的压力。
他表示,即便如此,他和妻子还是共同面对各种难题,15年来也参与过两次婚姻课程,及接受四次婚姻辅导,目前也还在接受辅导,“因为今年的压力特别大”。
婚姻需要双方努力经营,陈圣辉最后写道:“我们都不断地在进步及成长”。(We are a work in progress)
统计局指出,去年共有2万9389对新人登记结婚,创下1961年开始统整和刊登婚姻数据以来的新高。
纸上数字固然亮眼,但如何让婚姻持久下去,终究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