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美元就是当今世上最重要的货币,放诸四海,除了美元和本国货币之外还关心其他货币的国家,应该没有几个。
但新马是个异数,两国人民对新元和令吉汇率的关心,有时甚至超过了对美元的关心。
这不令人意外,毕竟两国一衣带水,有两条陆桥连接。
更重要的是,数十万马国人在新加坡讨生活,领的是新元,不少新加坡人爱到对岸消费旅游,花的是令吉。
因此,每当新元和令吉达到某个历史高点,总是会在两国民众引起不小的关注。
昨天(8日)就是另一个这样的日子。
新元和令吉的汇率再度攀上新高,1新元可以兑换到3.44令吉,比一年前的1新元兑3.19令吉,足足多了7.8%。
每次到了这种汇率的历史节点,各路分析除了讲解令吉为何节节败退,通常也都会加个“令吉基本面依旧强劲”的但书,说是新元兑令吉狂涨的趋势不会持续太久,到了某个时刻令吉终会触底反弹。
但在人们印象所及,近年来新元却几乎都是一路狂奔,频频创下兑换令吉的新高,经济专家说令吉会终会“站稳”的说法,似乎成了反指标。
这也难免让手中持有新元,又有更换令吉需求的两国民众左右为难:此时到底该不该赶紧“换钱”?
换了,怕错过接下来的更高点,不换,又担心令吉触底反弹的时机会不会突然降临。
那么,从经济面来看,令吉兑新元究竟为何频频贬值呢?
内外因素皆有
综合各个专家说法,令吉频频对新元贬值,基本上可归因于内外因素。
外部因素和当今全球两大经济体美国及中国有关。
首先是美国联邦储备局去年为了对抗通胀,采取了一连串加息政策,导致美元走强。全球货币在美国加息的情况下,几乎无一例外,皆对美元贬值。
差别在于,有的国家贬得多,有的国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简单来说,谁能跟上美国加息步伐,避免与该国利率有太大落差,就能尽可能缩小本国货币贬值的程度。
新加坡正是其中一个所受影响较小的国家,也因此造成令吉兑新元频频走跌的现象,推波助澜的,是新马两国央行截然不同的利率政策。
新加坡金管局和其他央行不一样,并未明订利率政策。相反地,当局是以管理新元汇率的方式来调节本地经济。
这种方式确保了新加坡的利率由市场导向决定,且与美国利率高度相关,因此在区域货币兑美元节节败退之际,新元所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仍能保持强韧。
与此同时,马国国家银行却因为有特定利率政策,导致令吉在该国加息步伐和美国出现落差时,承受更大压力。
此外,新加坡为了应付高企的通胀,这一年来也曾数次收紧货币政策,让新元升值,此消彼长下,令吉对新元自然进一步贬值。
马国国家银行早前也解释称,货币贬值并不只是马国面临的状况,该行认为美国债务危机和欧美银行危机导致令吉面临更多贬值压力,但他们相信一旦全球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消退,令吉的表现将会有所改善。
导致令吉走弱的另一外部因素,则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关。
中国是马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马国的出口表现可说中国的经济表现息息相关。
然而,中国自解除冠病封锁措施后,经济恢复的情况不如预期,也连带导致今年第一季度马国出口萎缩1.8%,进而使马国令吉更为弱势。
因此,当马国首相安华周二(6日)解释称“令吉贬值不应成为评估马国经济发展的指标”时,这番话并不全错。
但也不算全对。
马国内部因素确实也间接推了令吉一把。
去年安华政府上任之初,曾一度让外界期盼新人会有新气象,令吉甚至一度因“安华效应”短暂回升。
但几个月来下来,安华的团结政府几乎被看破手脚。为了维持政权,安华处处受到敌友阵营掣肘,无法放开拳脚实施外界期盼的结构性改革。
当初外界所期盼利于营商的环境并未形成,马国吸引外资的能力依旧无法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其他国家匹敌。外资对投资马国依旧兴趣缺缺,进一步对令吉造成压力。
新元持续被看涨?
专家分析自然有其依据,只是从去年至今,新元兑令吉却是频频突破历史高点,
对经常到马国旅游购物的新加坡人而言,新元兑令吉创新高,自然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撇除马国物价也在上涨的因素,国人过个长堤,就能以比一年前便宜近8%的价格消费。
在新加坡工作的马国人变相加薪,新山那些以新加坡为主要客群的商家,在新元升值的刺激消费下,应该也能获益。
与此同时,新加坡不少商品都是由马国进口到本地,在新元走强下,本地的通胀或能有所消缓,达到金管局让新元升值抑制通胀的目的。
然而,对于大多数马国人而言,令吉贬值则意味着他们的购买力下滑,出国成本更高。有的人为此另辟蹊径,想到了让手中令吉“保值”的窍门。
据马国媒体报道,当地有上班族开始把每月工资从令吉兑换成新元。这么做,想当然尔是因为他们持续对新元看涨。
只不过,这和大多数专家认为新元涨势终会告一段落的看法相悖。
但在过去一年里,新元兑令吉足足涨了近8%。从长期趋势来看,新元兑令吉的汇率也是有增无贬。
持有新元或令吉,到底哪个比较有吸引力,一般人可能早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