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失业率创新高怎么办? 当局鼓励他们下乡“自找苦吃”

更新:
2023年05月31日 18:59
中国年轻人失业率创新高怎么办? 当局鼓励他们下乡“自找苦吃”

官媒搬出年轻时代的习近平当范本

1969年,不到16岁的少年习近平被号召“上山下乡”,在陕西梁家河度过七年的知青插队岁月。

数十年后,已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也呼吁现代中国年轻人“自找苦吃”,走进乡土。

当年,习近平是在文革的大环境下被迫下乡。

如今,中国青年“被鼓励”下乡,则是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工作机会稀缺。

根据中国统计局今年4月份的数据,当地16岁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20.4%,为史上新高,相当于每五名年轻人中,就有一人无业。

习近平(领头白衣者)曾在陕西度过七年的“上山下乡”岁月。(互联网)

中国这一辈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但在中国经济显著放缓,民营部门(尤其是作为青年才俊大雇主的科技业)因内外因素重创之际,他们却得面临学历与工作,期望与机会不匹配的难题。

“书读得再多也没用”成了一种普遍的怨叹,中国青年选择“躺平”,网络上充斥“孔乙己”现象。

年轻网民纷纷以作家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主人翁自嘲。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是位落第秀才,其人穷酸潦倒,却放不下读书人身段,只懂迂腐知识,而无实际技能。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夏天还会有创纪录的1160万名大学生毕业,投入职场。

随着大城市的职场空缺僧多粥少,这波青年失业潮恐成中国社会的未爆弹。

未来前景茫茫,让不少年轻人陷入迷惘,“求神拜佛”、“躺平”及“内卷”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路透社)

如何解决?下乡吧!

面对这个令人头痛的难题,中国当局目前看来最可能采取的解方是:

城市没工作,那就下乡工作。

官方鼓吹“下乡”的力道,在今年5月中国官媒刊登一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写给大学生的回信后,达到高峰。

5月3日,新华社刊登了一则《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信中提到,习近平对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感到欣慰。

他还对这群学生“自找苦吃”的态度表示赞许: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紧接着,其他官媒也开始争相鼓吹所谓的“自找苦吃”精神。

央视在一篇题为《回首青年时代,习近平: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的文章中,先是回顾习近平少年时期“下乡”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的经历。

该文接着又称,习近平曾不止一次说过“自找苦吃”这四个字,并强调这是习近平自我的要求,也承载了他“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文章结尾还说,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要“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只要不断奋进,施展才干,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也在政策面上提出名目略有不同,但殊途同归的“下乡”计划。

例如,广东省共青团委发起“三乡行动”计划,要在2025年底前,号召30万名青年到农村工作。

中央也持续透过“三支一扶”计划,引导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扶贫、支农、支医和支教工作。

官方这番鼓励年轻人“自找苦吃”的操作,难免令外界联想到近6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不少评论质疑,这是否是把城市失业青年疏导至农村的政策开端。

中国如今鼓励年轻人“自找苦吃”的政策立场,让外界联想起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法新社)

先前,曾有一些报道分析,一些城市的蓝领工作岗位在疫情后一直处于缺工状态。年轻人失业,并非是无工可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挑工作所致。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知青而言,他们原本寄望通过教育逃避蓝领工作,并提高社会地位,但这样的愿望如今看来越来越渺茫。

成长于中国经济崛起时代的他们,难免感觉自己与中国的经济繁荣愈来愈疏离。

官方鼓吹“自找苦吃”,或许也有给这些新一代知青一种心理建设的意味:

好日子不再,吃苦的日子将至,别想着挑最舒服的工作,只有吃苦未来才有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亲政府的舆论试图强调如今的“自找苦吃”,和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有别。官媒提及习近平当年下乡经验时,也几乎没有着墨那是毛泽东文革时代下的产物。

一些分析认为,官方宣传似乎想以习近平的经历,带出只要下乡找苦吃,锻炼意志,从此就能鹏程万里的信息。

但实情是,当年的文革导致许多人失去受教权,给了一整代知识青年终生难以拭去的伤痕,像习近平这样能熬过苦难,还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人并非通例。

如今,中国当局鼓励年轻人“自找苦吃”,但在华丽辞藻包装下,论述却相对空泛,没人知道吃苦或下乡后究竟能换来什么,社会的向上流动是否会在那之后实现?

若无法保证吃苦后终会苦尽甘来,那这样的政治宣传,恐无助于中国失业青年摆脱前途茫茫,又无路可退的循环。

2022年抗议北京当局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揭示了中国城市中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能给中国共产党体制带来不小冲击。

此时此刻,无法化解年轻人在失业潮下积累的怒气,还要他们“自找苦吃”,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