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粉最近在外用餐的时候,是否发现服务人手明显少了?
到餐馆用餐时,餐馆里座无虚席,却只有三两位侍应生来回奔走,除了迎客,还要端菜;已经就座的顾客要举手示意老半天,才有侍应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让顾客都觉得不好意思。
即使在咖啡店,也几乎不再会有人上来问你要点些什么咖啡茶水,要饮料的话,请阁下移步到咖啡档,顺手扫码付款。
餐饮业者向媒体申诉,员工难请,开出比冠病疫情前更高一倍的薪水,却还是得“将就”着雇用“劣等货”。
业者还警告:人手短缺的情况,最终可能会影响新加坡美食天堂的美誉。
业者:雇主简直是“被绑架”
通胀的影响无远弗界,餐饮业者自然难以幸免,但受访的餐饮业者向彭博社诉苦道:除了原料、能源和店租样样上涨,薪金成本上涨,让他们雪上加霜。
业者表示,当局在2021年初收紧餐饮业可聘请的外籍员工比例,又在2022年规定聘用外籍员工的企业支付给所有本地员工的月薪,须至少达到“本地员工薪金门槛”或1400元,都加剧了餐饮业者在聘请员工这方面所碰到的难题。
一些业主申诉,这样的情况,意味着即使他们开出比过去更高的薪水,请到的还是素质较低的员工。
Barbary Coast酒吧的业主凯勒汉(Michael Callahan)毫不讳言地说:
业者只能“将就着聘用一些劣等货”,而且这类员工在其他任何时候都是被开除的对象;不遵从指示、上班迟到、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在业内很常见,雇主简直是“被绑架”。
尽管如此,凯勒汉还是认为,涨价对餐饮业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举措,因为这可能疏远熟客,换来一批人数更少、且不忠诚的顾客。
如何减低成本,又不影响菜肴和服务的质量,因此成了餐饮业者的难题。
许多业者致力寻找更便宜的食材,大多数削减了员工,让顾客像冠病疫情期间一样,在没有侍应生的情况下扫码点餐,甚至付款。
接受彭博社访问的部分业者已经促请当局放宽条例,允许餐饮业者到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聘请员工,填补一些国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却觉得希望不大。
餐饮业面临的另一种冠病“后遗症”,就是人们在冠病疫情期间,学会了亲自下厨,或习惯点外卖,不再那么热衷于外出用餐。
顾客却步,加上成本居高不下,即使是高端餐馆最终也可能因为不堪负荷而缩小规模。
凯勒汉也指出,新加坡缺乏自然风景名胜,难以在这方面跟其他东南亚国家竞争,因此餐饮业是新加坡旅游业的重要一环。
Harry’s餐馆总裁纳森(Nasen Thiagarajan)则补充道:
“新加坡是个旅游和金融枢纽,因此旅游业服务水准如果不如预期,以致流失新投资,那我们未来5到10年将会很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