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来,关于新加坡政府部门的新闻,除了枯燥,还可能有些难懂。
这当中有好几个原因,其中一个是政府发布的新闻稿多数充斥着让人觉得“有墨水”,但意思不清楚的字眼,句式一般也较长,要“秒懂”有些难度。
所以,当红蚂蚁看到一篇以大白话撰写的内政部声明,还真的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段抢眼的文字如下:
“报道引述的数字,来自一名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私人研究公司工作的人士。我们不知道他或他的公司如何得出这项预测数据。2023年其余的新加坡公民权申请结果都还没确定。这个说法具有高度误导性,也没有可信的根据。拥有高净值财富不担保可以获得新加坡公民权。”
这段文字少了像“holistic(全面)”、“facilitate(促进)”、“enhance(加强)”等意思抽象的字眼,句子短小精悍,更透着一股讽刺意味。
若不是官方文件还必须注意语气,这份声明搞不好会直斥:
胡扯!你是哪门子的分析师,会未卜先知吗?
是哪位分析师让内政部舍弃官腔,还以“2023年其余的新加坡公民权申请结果都还没确定”直接打脸?
这人是伦敦投资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新世界财富研究主管阿莫尔斯(Andrew Amoils),他在上周接受本地媒体线上专访时声称,新加坡今年预料将吸引近3500名净资产上百万元的富豪成为公民。
这则报道后来引起本地好些主流和线上媒体跟进报道。
报道还指出,这些“新公民”每个人平均拥有至少600万美元(约800万新元)的可投资财富,并引述阿莫尔斯的话说:
“2023年预料会有3000名至3500名高净值人士,陆续成为新加坡公民,且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
问题是,相关的媒体报道没有解释阿莫尔斯的预测背后的理据,内政部也在声明中刻意指出这点。
会让新加坡内政部忍不住发声明驳斥,相信也是因为这个所谓的“预测”,很可能会让人们误以为新加坡公民权是高净值人士的囊中物,在社群间引起分裂,加剧社会断层线。
声明的最后一段就指出, 在处理公民权申请时,当局会考量一系列因素,包括申请者为新加坡带来的益处、在新加坡创建的企业,相关企业雇用的的新加坡公民人数、个人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承诺。
换个角度想,或许是当局对这个课题的极为重视,才促成了语气这么直接,甚至有些不客气的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