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曾表示,如果疫情保持稳定,政府或会解除剩余的防疫限制,正式迈向疫后常态。
一般相信,此中所指的,应是在公共交通和医疗机构仍要佩戴口罩等硕果仅存的相关规定。
卫生部长王乙康上周五(1月27日)指出,尽管长假后的确诊病例通常会大幅增加,但这次农历新年的数据却保持平稳,据此认定本地疫情已稳定下来。
近几日,新加坡主流媒体也开始报道医学专家称在公共交通等场合佩戴口罩已无必要的说法。
根据过去几次当局松绑防疫规定的经验,大致可推断这是在拔草测风向,或许再过不久,新加坡就有可能随全球趋势,全面废除口罩规定。
不过,松绑归松绑,即使没有硬性规定,相信仍有不少人会持续佩戴口罩,这种情况与最近相继松绑口罩规定的日本及韩国如出一辙。
韩国在1月30日开始取消强制戴口罩的政策,仅规定医院及公共交通需要佩戴。
日本则宣布将在5月把冠病感染的分类等级降至与季节性流感同级,并解除口罩令。
日韩两国的民调显示,大部分民众打算在规定松绑后继续佩戴口罩。
其中,有65%韩国受访者在1月进行的调查中表示他们倾向保留室内口罩令,日本的一项民调则有76.7%受访者表示,即使口罩规定解除,他们仍会继续戴口罩。
根据外媒《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英国广播公司 BBC 的分析,这类“明明可以不戴,却选择继续戴”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至少和以下四个原因有关。
一、旧习难改
早在冠病疫情暴发前,公民素质较佳的日韩两国民众就已经常在感冒或预防冬天疾病时,自动自发佩戴口罩。
加上近两年多来,戴口罩成了硬性规定,更让戴口罩成为反射动作,进一步使这种习惯根深蒂固。
因此,当局放松规定,民众却倾向继续佩戴口罩的原因就不难想象了。
此外,“爱美”也是部分日韩民众不愿卸除口罩的原因。
日本《产经新闻》去年12月报道,一家药品及化妆品制造业者所做民调显示,有四成日本受访者戴口罩不是为了防疫。女性方面,约六成是为了不让他人发现自己没化妆,男性则有约46%是为了礼貌。
两组分别在日韩爆红的词汇,充分说明了两国部分民众这种不欲“盛世容颜”公诸于世的想法。
在日本,有人将口罩取名为“顔パンツ”(Kao pantsu),即“遮脸小裤裤”的意思,意思是只要出门不戴口罩,就像没穿内裤一样,让人害臊。
在韩国,则流行一种新创词语:“Magikkun”(罩骗),用来形容戴起口罩更好看的人。
“Magikkun”是由Mask(口罩的英文)及“Sagikkun”组成的复合词。“Sagikkun”在韩语中是“欺诈”的意思。
两种词语都非常形象贴切地形容了日韩民众,尤其是年轻族群,为何在外坚持“犹戴口罩半遮面”。
曾撰写过口罩相关文献的首尔研究中心CATS实验室的文化研究学者金相珉(译音)分析,口罩让许多韩国人得以摆脱保持美丽仪容的社会压力。
“把脸遮起来让人们感到安心,因为完全露脸会让他们感到不自在。”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022年韩国环球小姐Hanna Kim直言,她过去常常会担心他人是否认为她戴与不戴口罩脸有所不同。
“虽然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疫,但有很多朋友说戴口罩更舒服,因为他们不必化妆,或者可以隐藏皮肤问题。”
一项针对435名韩国青少年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年轻人除了认为戴口罩能防冠病,还可以“遮住脸”。
二、卫生官员仍建议佩戴口罩
尽管日韩两国疫情已逐渐稳定,但相关卫生官员仍持续警告再度感染的风险,并提醒全球旅游限制放宽可能导致疫情复燃。
有民众因此认为风险犹在,不如继续戴着。
加上日本保持室内戴口罩,户外可不戴的政策,以及韩国放宽规定后,在公共交通及医疗机构仍需戴口罩,一些人认为口罩拿上拿下太麻烦,干脆一直戴着。
三、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也是口罩风气持续不坠的导因之一。
对日韩民众而言,公共场合戴口罩是一种基本礼仪,以避免他人因为自己而染病,尤其是在无法确定四周的人是否为免疫力低下族群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文化研究学者金相珉(音)就坦承,他个人持续佩戴口罩就是为了塑造一种“自己是不愿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形象,不完全与他对科学证据的信念有关。
四、空气污染
此外,韩国近年因细尘导致的空气污染,也让当地民众养成戴口罩的习惯,以避免咳嗽、打喷嚏及胸闷等健康问题。
根据韩国气象部门的数据,当地去年空气中的悬浮颗粒PM2.5的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8微克,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每立方米不超过5微克的安全标准。
新加坡:想继续“罩着”的人相信仍为数不少
新加坡早在去年8月29日便不再强制室内得戴口罩,仅留下公共交通及医疗场所戴口罩的规定,但举目所见,仍有不少国人因各种原因持续佩戴口罩。
即使未来真的全面撤除佩戴口罩的相关规定,相信不少人依然会基于安全、不想“全脸”示人、甚或为了不必硬对他人挤出笑容等原因,而继续佩戴口罩。
随着疫情趋缓,冠病危险性降低,防疫政策势必持续在生命安全与生活便利之间,做出适当调整。
口罩规定亦然。规定放宽后,还戴不戴,每个人难免意见不同。
为避免争议,在规定以内的,遵守便是。规定以外,则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是否要戴,但也不必用道德绑架,去看待周遭戴或不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