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攒积养老金 本地年轻人依然对投资加密货币兴趣不减

更新:
2022年12月12日 16:48
年轻人投资

想赚快钱想疯了?

上个月,华侨银行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四成20多岁的本地年轻人,在来年有意投资加密货币,以累积退休金。

在同一年龄层的受访者中,约34%向往的退休生活不仅要高枕无忧,还要非常奢华,住豪宅、驾豪车等不在话下,还要能定期出国旅游宠一宠自己等。

换算下来,这样的人生每月需要近6000新元的开销。

随着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垮台让不少本地投资者的积蓄一夜蒸发后,本地的年轻投资者似乎并没有因而却步。

《海峡时报》日前根据华侨银行的调查整理出的结果显示,为了能拥有一笔丰厚的养老金,即使不触及加密货币,新加坡的年轻投资者们,还是会想方设法探寻其他“赚快钱”的投资方式。

以下就是年轻投资者为何会冒险投资加密货币的原因,以及他们投资的推动力。

收入不足,需靠高风险投资?

年轻人投资
有年轻投资者在网上自称,通过交易平台Celsius投资后,每月获取7000元的派息。该平台今年7月已宣布倒闭申请破产。(彭博社)

调查揭露,许多受访者之所以会选择高风险投资,是因他们担心,目前赚取的工资不足以让他们安稳退休。

华侨银行在报告中说:

“这些投资者的顾虑,迫使他们急于累积储备金,但与此同时,他们或许没有相关的知识来做出有根据的投资决定。”

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投资加密货币可成为他们的全职。

日前,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高达每周20%的回报率,一些投资者得知后,将它视为无需工作的难得机会。

《海峡时报》也透露,一名年轻投资者近日在一个网上论坛贴文称,他通过一个交易平台Celsius投资,投进了几十万的本金后,每月可获取7000元的派息,他因此已辞退工作。

不少投资者被如此耸动的数字深深吸引住。不料今年7月,该平台就宣布倒闭申请破产,欠下了超过47亿美元(约64亿新元)的债务。

希望提早退休,享受奢华生活

年轻人投资
为了提早退休,一些国人不仅参与高风险投资,还身兼多职。(海峡时报)

年轻投资者想积极赚快钱,关键不只在于退休,而是“提早退休”。

调查说,20多岁或30多岁的受访者,都希望能在58岁前退休,相较他们的父母亲那一辈早了七年。

为此,半数的受访者也坦言,他们除了正职,其实也有副业,比如当兼职送餐员、经营网络生意、教补习、当网红等。

相比之下,他们的父母亲在当年,大部分也只是全心全意投入一份工作赚钱。

如红蚂蚁之前提到的,一些年轻投资者不但想早点退休,退休后也梦想要过上奢华的生活。

华侨银行的数据显示,一对夫妇若想过上这样的退休生活,每个月或要高达1万2000元的开销。难怪许多有这个美梦的年轻投资者,会想要尝试投资加密货币,因为他们自认可以从中赚取第一桶金。

算一算,倘若一个人在58岁那年退休,每个月的开销是1万2000元,那他就需要320万元的储蓄,才能“撑”到80岁。这笔钱还不包括大笔开销,如医疗保险、住家装修费用、更换汽车及家居用品等。

轻信投资界网红达人,越陷越深?

年轻人投资
专家指出,一些社媒平台上的投资达人往往会夸大其词,让人以为致富是件很容易的事。(联合早报示意图)

华侨银行还揭露了另一个现象:

许多年轻投资者会按照社媒平台上的投资达人给予的贴士,来做出投资决定,但这些达人可能会夸大其词,让人以为致富是件很容易的事。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信息健全与网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维健助理教授指出,许多年轻社媒“达人”在舒适的牛市时代成长,没有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0年初期的互联网泡沫,以及70年代的滞涨(stagflation)。

“他们宣导的投资方式令人质疑,也无法经受任何经济学教授、投资组合经理及任何有常识的人的审查。”

一些达人会声称,采用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比如购买某些股票或定期投资加密货币,就能在10年内退休。不过,当近期市场遭受抨击,这些人就立即改口,开始探讨多元化投资的需要。

李维健说:

“事实上,投资是需要努力经营的,也仰赖多年的经验、脾性、有些还需要一点运气,才能投资得恰当。”

专家:教育年轻投资者更显重要

对于投资加密货币,金融管理局一再地提醒国人应避免投资,因为它属于高度风险(hazardous)投资,并要求加密货币业者为散户进行投资风险测验,业者也不可为散户提供奖励吸引他们投资,也不能请名人宣传。

另有专家认为,与其试图评估散户投资者更有效地展开宣导工作,警告他们可能会面对的风险或许能成为更好的解决方案,以防他们损失大笔投资金。

旅游本地的自由撰稿人及顾问理察尔哈同(Richard Hartung)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为散户投资者,尤其是年轻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教育工作,让他们了解他们在买些什么,同时为金融服务公司制定更高的标准,或能更好地保障这些投资者,比起让他们进行测试或分发多份文件给他们消化,应该会更有效。”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