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看书吗? 调查:本地中学生年纪越大越不爱阅读

更新:
2022年09月28日 16:20
不是书虫

难以再培养“书虫”

青少年爱滑手机打电动,甚至熬出病来也“在所不惜”,可见这些机不离手“症候群”的症状有多严重。

相比之下的,青少年“书不离手”的情景已逐渐变成十分“难得一见”。一项以本地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调查就证明了这点。

深究科技如何影响读书兴趣之前,先来看看这项由国立教育学院主导的调查,揭露了哪些关键数据:

  • 被问及是否有每天或每隔几天阅读,受访的中一生有59%这么做,但只有39.8%的中四生有这样的习惯;
  • 13.6%的中一生坦承从不阅读,有相同反馈的中四生概率增至24.2%;
  • 64.1%的受访学生享受阅读,但这股对书籍的热爱随年级越高而下滑,其中以中一生及中二生之间的差距最为显著。
不是书虫
(资料来源:国立教育学院;红蚂蚁制图)

这项调查于去年2月至4月进行,约有5700名来自六所政府学校的中学生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的同一项调查中,尽管年级增长与阅读兴趣也没有成正比,但有70.5%的受访学生表示喜欢读书。

本地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为何对阅读越来越兴趣缺缺?手机和科技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课外活动+应考+社交=没空阅读

不是书虫
调查显示,中学生阅读时间减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图为学生在图书管里温书。(联合早报)

调查的主要作者之一、国立教育学院英国语言文学部副教授罗敬毅认为,中学生的阅读时间之所以减少,主要原因还是离不开繁忙的校园生活。

她说:

“当我们与学生们交谈时,(阅读时间不多)一般上与他们参与课外活动时占据了很多时间有关。与此同时,他们也须应付重要考试,也会花时间社交。”

罗教授也表示,青少年随着年纪越大,阅读时间和对读书的兴趣递减的原因还可能包括:使用电子器材而分心、学校课业繁重,或更频密地参加中学活动。

此外,罗教授和和另一名研究员孙宝琦博士指出,过去两年的冠病疫情,也有可能带来影响。

两位研究员说,这项调查把青少年过去两年所经历的事情纳入考量,如疫情以及2020年病毒阻断措施迫使中学生居家学习,从而使得他们有较少接触书籍的机会,同时使用科技方面的频率提高。

专家:常用手机未必等同于少阅读

不是书虫
专家指出,许多学生并不清楚如何使用手机阅读。(联合早报)

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当中,高达95%表示自己拥有一台手机。

另外,只有约半数(46.8%)的中学生经常用手机阅读,约45.3%则会阅读纸质书籍。

罗敬毅说:

“根据我们的调查,如果青少年喜欢阅读,他们不论是线上或线下都会更常接触书籍。”

研究员也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清楚如何使用手机阅读,如在网上寻找阅读资料,或使用国家图书馆的手机应用等,因此建议校方如果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可从这方面下手。

诚然,也有一些学生坦言,手机上能让他们分心的“诱惑”太多,难以将“机不离手”和“书不离手”完美结合。

“一些孩子会说,他们宁可不在手机上阅读,因为手机内容易令人分心的事物太多了。”

不是书虫
手机功能多,容易让人分心,以致莘莘学子难以将“机不离手”和“书不离手”完美结合?(联合早报)

中四生巴瓦什·巴拉吉坦言,当他拥有手机后,过往热爱读书的习惯就逐渐消退了。

他告诉《海峡时报》:

“一开始,手机是令我分心的一大因素。现在,我不这么常使用手机,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功课。如果我开始阅读一本书,我会觉得我在浪费时间,而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温书。”

青少年集中力较短,更偏爱阅读短篇内容?

虽然阅读的时间少了,但也不意味着青少年完全不接触文字。

巴拉吉说,现在他少阅读书籍,反而更常在网上阅读文章。

“文章的篇幅比较短,我也可以在我有兴趣的议题了解更多,因此读文章对我来说是另一种选项。”

国立教育学院的调查指出,会利用手机阅读的中学生,54.5%会用来阅读文章,其次则为漫画(45.7%)和故事书(45.5%)等。

不是书虫
本地学生随着年纪增长,越难把阅读培养成习惯?(海峡时报)

调查也揭露,在喜爱阅读的几项原因中,头两项为“享受阅读”和“阅读能放松心情”,排在第三位的则是能加强语言能力,其他原因依序为为应付学校功课而阅读、为考取更好的成绩而阅读,以及阅读是一种爱好。

这样看来,在校园生活迫使他们得“分身乏术”的情况下,部分中学生可能难以投入很多时间阅读书籍。

不过,他们也并未完全屈服于科技的淫威下,还是会善加利用,阅读文章增长知识,过程中还有助于强化语言能力。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