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由新加坡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地离婚率有上升的趋势,该报告也勾勒出本地男女在找对象作伴时,择偶条件和考量均已产生变化。
尽管决定“各走各路”的男女增多,本地共结连理的伴侣却也有所提高。
统计局的同一份报告显示,随着防疫措施放宽,完成终身大事的情侣年比增加25%,而与此同时,本地整体结婚率在连续下滑三年后又回升了。
统计局说,若以男女比例划分,10年间有更多国人走入婚姻殿堂:
- 2021年每1000名单身男性中,平均就有45.3宗婚事,2011年的数据则为43.5宗婚事;
- 2021年每1000名单身女性中,平均就有44.2宗婚事,2011年的数据则为39.2宗婚事。
上述的结婚数据专指年龄介于15岁至49岁的国人。
香港更少人结婚 结婚的人年龄更大
另一边厢,香港2021年的喜事情况却堪忧。
香港政府统计处上月底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1991年至2001年期间,香港的粗结婚率(crude marriage rate,即1000人中有多少人结婚)由2019年的5.9,下降至2020年的3.7。2021年又进一步降至3.6。
聚焦当地男女比例,去年每1000名男性只有8宗婚事、结婚女性更少,1000人中只有6.7宗婚事,创30年新低。
香港统计处每五年一次发表这份报告。回看过去10年,港男港女的结婚率只能用每况愈下来形容:
虽然报告中并未明确表明这些新人的年龄层,但相信与新加坡所记录的年龄范围差距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双双对对的新人,在说“我愿意”的当下,年龄其实都不那么年轻了。
以下是过去10年香港婚姻伴侣的年龄增长:
港剩男剩女独白:一个人都搞唔掂啦!
香港“剩男剩女”多,可归咎于下列几个原因:
① “万年借口”:冠病疫情
一场冠病疫情,不仅影响全球人民的生活作息,也连带人生计划被打乱。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教授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表示,如今婚姻已不是香港年轻人的第一优先。
他说,冠病疫情造成失业、经济情况不稳定,导致港民对成立家庭或生育更多孩子较没信心。
根据统计处数据,2021年香港新生儿人口为3万6953人,比起2016年少了五分之二,相较2011年的9万5451人更是今非昔比。
另外,疫情造成的旅游限制,也对香港结婚率带来冲击。
叶兆辉说,这是因为中港实施边境管控后,中国大陆与港民共结连理的人数也随之锐减。
此外,香港生活费用高昂早已不是秘密,尤其房价持续攀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情况。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许多多表示,这显然打消了许多港民成家的念头。
② 找不到对的人,不如爱自己
许多多助理教授也告诉《南华早报》,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以及延后结婚年龄,是香港长久以来面对的问题。
她认为,这些趋势反映了香港及其他发展经济的人口转型,即人们把更大的重心放在个人福祉(well-being)上。有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推迟了结婚及生育计划。
叶兆辉教授则认为,香港女性在寻找结婚对象时要求更高,她们希望另一半不论是教育或薪资方面,都能与她们匹配、甚至更好,从而限制了她们的选择,反观男性则有更多选择。
新港两地面对相同的人口挑战
虽然新港两地的结婚人数有些差距,但单身人士不结婚、或延迟结婚的考量,其实大同小异。
与新加坡情况相近的是,香港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加上人们更长寿,无形中也让当地结婚率不高成为更棘手的问题。
叶兆辉教授总结说,香港婚姻和生育趋势,或导致经济及社会不稳定。其他潜在问题还包括,活跃劳动人口经济能力下滑,以及因缺乏人脉而让人民找不到留在香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