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花了不到30年时间就从第三世界跃升位第一世界,这个“新加坡奇迹”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津津乐道。
1965年,当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时,这个小小的城市国家饱受贫困和高失业率的煎熬。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肮脏的贫民窟,一半的居民都是文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886新元。再加上缺乏自然资源,新加坡的经济前景当时看起来非常黯淡。
《雅虎新闻》日前有一篇文章写道:
“新加坡的救星是以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样子出现的。他带领新加坡华丽转身成为今日的高度发达大都市。”
该文章是这样介绍新加坡的:眼光独到极具前瞻性的李光耀彻底改革了教育制度,把英语作为共同的行政语言,造就了一支多语言高技术能力的劳动队伍。与此同时,他打击贪污,削减税收,试图以此吸引外国投资。
李光耀所制定的政策取得了预期效果,外资涌入,刺激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政府把获得的财富再投入改善新加坡的基础设施、住房等其他设施。到了1970年代,新加坡作为新兴城市国家,生活水平已有了明显改善。
“当李光耀在1990年卸下总理一职时,新加坡已变成了他多年前设想的闪闪发光的城邦。”
今天,新加坡经济已跻身世界上最开放、最利于商业发展的国家之列,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高。
2023年,新加坡人均GDP为11万3779新元,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超过了英国、美国和德国。
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些国家和我们一样也曾经是“灰姑娘”,如今却荣获“飞跃进步”奖?
文莱
文莱在1929年发现巨大的石油储量之前,是一个很贫困的国家,曾属于英国“保护国”。当时,它主要依靠橡胶和西米(棕榈树淀粉)的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
尽管全球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了石油工业的增长,但文莱在1930年至1940年期间通过出口俗称“黑金”的石油而逐渐致富。
第28任苏丹文莱前苏丹赛义夫汀三世(Sultan Omar Ali Saifuddien III)在1950年至1960年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发展计划,更新了基础设施,建立了先进的教育体系,也大大改善了公共卫生。
1960年代,文莱再次发现了天然气储备,到了70年代初,文莱经济开始蓬勃发展,生活水平几乎与欧洲和北美不相上下。
1970年代,文莱在海上发现了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进一步支撑当地经济蓬勃发展。
接连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文莱是个受上天眷顾的国家。
文莱自1984年初脱离英国独立以来,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一直主导着经济增长。
目前,原油和天然气是文莱的主要经济支柱,总产值几乎占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90%。
文莱目前的人均GDP约为3万7152美元(约5万零242新元)。文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富裕国家之一,不过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
另外,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原本也是贫穷国家,都是因为发现石油储备而在数十年间致富。
韩国
红蚂蚁2012年要去韩国釜山进行校际交流时,妈妈曾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要去这么穷的国家交流?”
在红蚂蚁的记忆中,不曾觉得韩国属于贫穷国家,后来才知道妈妈对韩国的印象还停在韩国经济腾飞之前。
大韩民国于1948年宣布独立后就在1950年发生了朝鲜战争。战争在1953年结束后,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韩国,当时经济已陷入瘫痪,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后,韩国经济才有效地实现了现代化。然而,该政权也因限制公民自由而饱受批评。
韩国在1962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随后快速工业化。韩国经济的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
参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韩国著名家族财阀如三星和LG,皆获得银行巨额贷款和特殊待遇。他们与韩国经济共同起飞,在整个60年代都享受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超速增长。
韩国的钢铁和电子工业在1970年代蓬勃发展,增长率高达7.8%。
1993年,韩国踏入民主化时代,隔年就被联合国承认为“发达国家”。
如今,韩国的人均GDP为3万2423美元(约4万3826新元),相比之下,朝鲜的人均GDP只有590美元(797新元)。韩国的人均GDP目前也高于葡萄牙、马来西亚、巴西和西班牙等国家。
瑞士
瑞士如今已成为财富和经济成功的代名词。
瑞士拥有欧洲最高的生活水平,其人均GDP约为9万3260美元(12万6040新元),稳居世界前十。
然而,150年前的瑞士其实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当时作为内陆国家的瑞士,其多山地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加上工业行业相对原始,很大一部分瑞士人口,特别是农村居民当时为摆脱贫困生活都选择移居他国。
19世纪末,在有利的经济政策的推动下,一段工业革命振兴了瑞士经济。该国的银行业和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瑞士迅速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这一势头一直持续到20世纪。瑞士著名的中立政策,使其得以摆脱两次世界大战的蹂躏,并从武器出口和银行贷款中获利。
瑞士经济在1950年代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如今,约74%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服务业,25%来自工业,其余1%来自农业。
虽然1970年代经济增长放缓,但瑞士依然富有,政府债务水平相对较低,羡煞许多国家。
西班牙
西班牙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在1930年代被内战摧毁。
1936年至1975年,佛朗哥实行独裁统治,扼杀了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
整个1940年代和1950年代的西班牙金融状况很糟糕,那时佛朗哥专注于经济自给自足,将西班牙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并限制进口。这一政策导致了负增长、货币贬值和必需品严重短缺。
当整个西欧变得更加富裕时,西班牙的经济一直在倒退。1959年,佛朗哥才改变策略,启动了西班牙的第一个经济发展计划,为西班牙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开辟了道路。
1960年代起,西班牙高度工业化,对外开放,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工厂,旅游业蓬勃发展。人均GDP在1960年仅为7359美元(约9948新元),到了佛朗哥于1975年病逝后,其人均GDP已增长了一倍多。
自1975年以来,西班牙已逐渐过渡到一个富裕的现代化民主国家。
西班牙在1986年加入了欧盟,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它的人均GDP约为2万9771美元(4万零244新元)。
虽然2008年至2013年西班牙大衰退期间,其经济遭受重创,但现在已再度走上复苏之路。自冠病疫情后放宽限制以来,旅游业收入已大幅增长。
爱尔兰
根据西欧国家的标准,爱尔兰在1990年代是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也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有着高贫穷率、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以及缓慢经济成长率的爱尔兰,人均GDP当时只有1万4000美元(约1万8901新元),国民生活水平低,许多农村人口也挣扎着维持生计。
爱尔兰在1995至2007年期间,因劳动团队的教育程度高加上优惠的商业利率,吸引到许多外国企业纷纷涌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增长率一度飙升至9.4%,成了欧洲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兵”。
于是,爱尔兰的人均收入从欧洲倒数第二奋起直追,还因为超越了英国而获得“凯尔特之虎”(Celtic Tiger)美称。到了2007年,爱尔兰的人均GDP已达到6万1000美元(约8万2355新元)。
不过好景不长,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爱尔兰在同年9月成为第一个正式进入衰退的欧元国家。当地房地产泡沫化和消费支出崩溃,终结了“凯尔特之虎”带来的繁荣。
爱尔兰被迫接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方案,随之而来的是一段经济萎缩时期。
如今,爱尔兰以10万5993美元(约14万3281万新元)的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六,实现了惊人的复苏。
近年来,爱尔兰一直是欧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外国投资的激增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正在为该国的财政再次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