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日是条码(barcode)诞生的50周年纪念日。
由不同粗细条纹和数字组成的条形码早已是零售业、医疗业、图书业、物流业等各行业司空见惯的商品标签。
这个看似简单的图案虽然只有短短半个世纪的历史,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条码记录了产品的所有信息,让你知道产品的来源、去向、价格和有效期等。
条码可以让超市了解每种产品的数量,知道什么时候耗尽库存,何时需补货,该有多少库存才合理,确保不会出现缺货等情况。
条码技术应用在库存管理,省去了手写票据和输入电脑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200万家公司在使用条码,每天会听到Barcode被扫描的哔哔声60亿次,因为每秒就有约7万件标有条码的商品在全球各地售出。
别忘了我们的护照、身份证、驾照、机票等重要文件上也有条码。
谁发明了条码?
已故的美国发明家 Norman Joseph Woodland 和 Bernard Silver 联手发明了条码,并在1952年10月7日获得这项技术的专利。
当时条码采用的还是环形设计,需要一台装有500瓦特发光体的巨型扫描仪才能完成扫描。
由于当时市场上没有读取代码的方法,他始终无法对其进行开发。
约20年后,到了1971年,已故美国工程师乔治·劳雷尔(George Laurer)才完善了这项技术,并开始走向商业化。
1973年4月3日,这个标识产品的标准UPC(Uniform Product Code System)得到了美国多家大型零售商和食品公司同意使用。
1974年6月26日在美国俄亥俄州(Ohio),全球第一个被扫描的产品是:
箭牌的Juicy Fruit口香糖口香糖!
如今,这包口香糖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历史博物馆展览。
1977年,这套条码国际化了,当时被称为 EAN-13。EAN是欧洲商品编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的缩写,13由13个数字组成的编码。
其他条码规格包括 EAN128、EAN8 和 ITF(Interleaved Two of Five)等。
如今,非营利组织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lobal Standard 1,简称GS1)负责管理条码系统,其成员约有来自15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万家公司。
GS1是设立全球供应链条码的非营利组织,为每种产品提供独一无二的全球交易品项识别代码,然后将其转换为条码。每家公司都必须根据销售额支付年费,最高每年近5000美元(6650新元)。
新加坡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条码?
至于新加坡,则是在1987年3月19日,开始在本地推广条码。本地主要使用的是 EAN13 标准条码。
它是一种由13个数字组成的编码,首3个数字代表国家或地区,比方新加坡是888,香港是489,台湾是471,韩国是880,中国大陆是690–699,日本是490–499,澳大利亚是930–939、美国和加拿大是000–019。
接下来4个数字是厂商编号,这数字通常是厂商向当地编号组织申请成会员后,由组织所发给的编号。
再跟着的5个数字就是厂商所生产或代理的物品的编号,5位数可产生10万个编号,足以让产商自由地为自己的产品编码。
相同的物品,不同的包装,编号也不一。
最后一位数是检核码,它根据以上的12个数字,辅以特别方程式运算而来(原理就像是车牌号码后头的英文字母)。它的作用在于让扫描器在读取条码后,加以核对,确保不会出错。
条码可能会被二维码取代?
不过,随着二维码(QR码)的迅速崛起,条码或终被取代。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正在研究开发基于二维码的新标准,新标准将于2027年左右推出。
QR码是二维条码的一种,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
QR二维码是由腾弘原(Masahiro Hara)领导的开发团队在日本丰田子公司 Denso Wave 于1994年发明使用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原本是为了在汽车制造厂便于追踪零件而设计。
QR码不仅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还非常方便使用。因此,很快就在日韩地区迅速普及,后来欧美国家也开始大量使用。
QR码呈正方形,只有黑白两色。在4个角落的其中3个,印有较小,像“回”字的正方图案。这3个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使用者不需要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资料仍可正确被读取。
和长方形的条码相比,四方形的QR码储存的信息量更大,能够储存2500个数字或字母,而一般条码只能储存43个。因此QR码可储存的信息还可以包含名字、地点、网站等。
条码只能用专用设备来扫描,但QR码却完全突破了这个限制,用手机对着QR码一扫,就能立即读取相关信息,或打开网页或App读取更多内容。
除了提供信息之外,二维码也可直接用于收付款,这些功能是条形码所不能提供的功能。
看来,在二维码被普遍化之前,条码应该还是能过上好几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