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豪宅、铺张奢华的美食和畅游国外的惬意美景,难免令人称羡。
但在部分高收入人士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是隐藏的财务危机。
数项调查显示,新加坡有部分高收入者,其实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原因在于:
“懂得开源,却不知如何节流。”
换言之,这群人赚钱本事不赖,进账收入多,但却称不上“有钱”,甚至处于负债状态,只因为他们不善理财。
根据华侨银行去年11月公布的2022年财务健康指数(Financial Wellness Index)调查,本地有47%受访者表示没有足以支撑六个月的紧急金流。
同时,也有五分之二的新加坡人在偿还房屋贷款方面面临困难。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调查还发现,月入过万新元者,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根据该项调查,在月收入超过1万新元的本地受访者当中,38%背负着无抵押债务(unsecured debt,例如信用卡、个人信贷等,不包含房贷)。
相较之下,收入4000新元以下者当中,只有26%有无抵押债务,较收入过万者少了12个百分点。
此外,在背负无抵押债务的收入过万者当中,有43%只能支付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度,同样高于其他较低收入级别,如4000新元以下的31%、4000新元至5999新元的32%和6000新元至9999新元的32%。
造成有钱人“没钱”的原因,基本上可归为以下两大因素:
一、挥霍无度
若花钱如流水,即俗称的“左手进,右手出”,再多的钱也不够花。
高收入者仗着每月的高额收入,往往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挥霍,但一旦金流中断,或经济情况有变,便有可能陷入麻烦。
例如,有人在过去低利率时期买下能力范围以外的房地产,结果在近一年来的加息循环中,不幸“烧到手指”。
在冠病疫情高峰期间,本地也曾一度出现私宅屋主三餐不继,被迫向食物银行等公益团体求助的现象。
这些平日生活光鲜亮丽的求助者,普遍上处于空有产业,却没有现钱的窘境。
他们原本收入不错,却因拥有多个房地产、汽车或商业投资而负债过重。一旦失去每月的高收入,例如失去工作或生意惨淡,即陷入财务困境。
攀比心态也是部分高收入者入不敷出的元凶。
在所谓上流阶级的圈子中,社交媒体上往往可能充斥着朋友在某某国家旅游,或是拿着名牌包包、吃着顶级牛排的打卡照。
根据华侨银行去年11月公布的2022年财务健康指数(Financial Wellness Index)调查报告,本地有22%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没有足够的钱,他们也被迫在旅游或其他非必需品上花大钱。这么做,却只是为了能和同侪并驾齐驱。
根据大华银行去年9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新加坡有66%受访者对财务状况感到担忧,较本区域平均的55%高出10个百分点。
联昌国际银行(CIMB)经济师宋诚焕直言,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新加坡人在本区域收入最高。
“他们赚得多,花得多,自然也担心得更多。”
“赚得多,花得多”,基本上就概括了本地部分高收入者表面风光,口袋光光的一半原因。
二、会赚钱不一定会理财
至于另一半,则与财务识读能力(Financial literacy)有关。
会赚钱,不意味着会理财。
全球网络指数机构(GWI)亚太区高级副总裁科莉(Aditi Kohli)指出,尽管大多数新加坡人认为自己具备财务识读能力,但事实上只有26%国人具备进阶的财务识读能力,其余36%和38%,分别处于业余及菜鸟等级。
《海峡时报》分析,与一般印象相悖,许多高收入人士在理财这一块,不尽然比其他收入者高明多少,原因是他们几乎将大多数时间都投资在事业的发展上。
这导致他们在理财方式方面,只能采取相对保守的方式,或购买自己未必全然了解,收益率看似不错实则风险重重的金融商品。
甚至在金融骗局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即使是教授、科学家、律师和医生这类高知识分子,也可能坠入金融骗局。原因同样是因为在这些在个别领域拥有优秀能力的专业人士,财务识读能力可能相对有限。
无论如何,看到这里,“赚得少,花得少”的普通收入一族似乎也没什么好庆幸的。
毕竟高收入者存不了钱,只要在节流方面下功夫,少些奢侈花费,生活品质稍微调降一下,都还有转圜余地。
但普通收入者,却是在生活中如履薄冰,钱都得花在刀口上,否则分分钟在开源和节流都可能面临蜡烛两头烧的窘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