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半世纪以来越来越“肉感” 跟二战后一场比赛有关

更新:
2022年12月22日 22:31
肉鸡

40年代的产物造就今天的肉鸡

火鸡是圣诞大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地市面上售卖的火鸡一般都在5公斤左右。

火鸡之所以成为圣诞节必备的餐点,相传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火鸡体型大,足以喂饱一家人,甚至还能请客。

但经过半个世纪,肉鸡体型正悄悄地增大,目前已直追火鸡。

背后的原因,还得追溯到1940年代在美国举行的“肉鸡选秀大赛”。

二战后肉类需求激增 “明日之鸡”应运而生

这场名为“明日之鸡”(Chicken of Tomorrow)的比赛,在二战后发起,当时的美国不仅正向战后重建的欧洲出口大量牛肉和猪肉,国内也出现婴儿潮,便宜肉类的需求因而激增。

为了解决这个“肉荒”,美国当时最大的禽肉零售商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The Great Atlantic and Pacific Tea Company)就发起了这场比赛,描述比赛目的的文字更是写得毫不含糊:

“(养出)一只肉多得可以让一家人吃饱的鸡——胸肉多得足以切成厚片、鸡腿则是一层层多汁的深色肉,包裹着一丁点骨头,而且价格只能更低廉。”

说穿了不就是新加坡福建话里的“ai pee, yew ai chee”(要便宜,又要新鲜)吗?

当年获胜的农场,生产的不仅是“今日之鸡”,更是禽肉业目前用来培育肉鸡的主要种源。

与此同时,鸡农使用大量抗生素,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更狭小,甚至更肮脏的空间内密集饲养肉鸡。

对鸡农来说,这个做法还有另一个好处:在狭小空间饲养的鸡只活动量不大,食量也相应减少。

结果,肉鸡的重量逐年上升。

制图
(黎晓昕制图)

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显示,经过选育、培育56天的肉鸡在1957年、1978年和2005年的平均体重分别为0.9公斤、1.8公斤和4.2公斤。

该研究也发现,鸡农目前只需要1.3公斤的饲料,就能养殖出1公斤的鸡肉。相比之下,鸡农在1985年得用上2.5公斤的饲料才能养殖出同样重量的鸡肉。

这些肉鸡一般会分拆成鸡腿、鸡翅等部位分开售卖。《经济学人》也指出,鸡只拆分了售卖利润更高:

  • 西方人偏爱白肉,因此鸡胸肉在西方国家的售价比鸡腿肉高出88%;
  • 鸡脚在西方国家只能落得一个碾碎制成饲料的下场,在华人地区却攀上枝头,成了焖煮或熬汤用的“凤爪”,中国每年进口的鸡脚就达到30万吨。
鸡胸肉
鸡胸肉在西方国家较为受落,也是健身爱好者必吃的食物之一。(新报)

然而,在恶劣的环境下养鸡引起了动物福利主义者的注意。

他们的倡议,加上消费能力普遍提高,造成消费者近年来宁可多付一点钱,也偏向选择价格稍贵的走地鸡(free-range chicken)和有机鸡。

我们有多爱吃鸡?

鸡饭
无论用上白斩鸡或烧鸡,鸡饭可说是我国的“国民美食”。(海峡时报)

无论是密集饲养的肉鸡还是有机鸡,人类爱吃鸡可说是不争的事实。

鸡肉除了价廉物美,一般也被视为健康的肉类。

80年代的医生曾认为牛肉和猪肉含有过多饱和脂肪,可能导致心脏病,近年来也传出红肉可能提高人们患上直肠癌的风险,但鸡肉则几乎没有传出过类似“丑闻”。

《经济学人》指出,全球的300亿农畜里,鸡只就占了230亿。

新加坡食品局的数据也告诉我们,我国在2021年进口的鸡肉达到21万4400公吨。

从这些数字来看,无论是健康的去皮清蒸鸡肉,还是“罪恶感”十足、香脆爽口的炸鸡,鸡肉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应该还是相当稳固的。

以下这张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梗图,又是否让你会心一笑?

梗图
(互联网)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