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赏味期限”反造成大量浪费 英美重新评估食物品质标签

更新:
2022年10月14日 15:44
食物标签

新加坡人也有看没有懂?

全球除了面对食物安全问题,也面对食物浪费问题。但食物浪费的定义,不仅仅停留在“因吃不完而丢掉”如此简单。

联合国预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17%被浪费,而且大部分是来自家庭。

这些被丢弃的食物不只导致大量能源被耗费,如种植粮食的土地、食物生产所需的人力等,它们被送往垃圾掩埋场处理时,也会产生更高的的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全国性非营利组织ReFED则揭露,当地高达35%的粮食,最终没被食用。

该组织也预计,美国约7%的食物垃圾,或相等于每年400万吨的粮食,是因消费者对“赏味期限”(Best before)的标签感到混淆所致。

也就是说,这些食物不是因为吃不完,而是根本没吃到就被白白浪费掉了。

英美重新评估食物品质标签

食物品质标签是用来提醒顾客如何辨识产品新鲜度,但一些消费者有看没有懂,不管是期限到了不能吃、或期限后多久以内还能吃,一律都解读为“时间一到就丢掉”。

印在食品包装上的品质标签,反而造成更多浪费,这样的情况确实有点吊诡。

食物标签
(海峡时报)

为避免问题持续恶化,英国和美国的商家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让消费者更理解食物的赏味期和保存期。

英国主要的超市连锁品牌,如Waitrose、马莎百货(Marks & Spencer)等,近日就把预先包装好的蔬果上的“赏味期限”标签撤掉了。

欧洲联盟预计今年底前,会宣布针对食物标签法进行改革,而欧盟料将让“赏味期限”标签完全走入历史。

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在告诉消费者,在分辨食物是否还能食用时,应更相信自己并且多运用五官。

少了食物品质标签,英国消费者的反应有赞有弹。

据《美联社》报道,支持这么做的公众认为,要辨识食物是否还能安全食用其实不难,而“不应为了一个告知我们还能不能吃的标签,从而浪费更多食物及金钱。”

反对的人则难以适应,表示“过去20年食物都会印制品质标签也没事,没出现问题何以需要改变?”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业者则采用更统一的方式,减低消费者出现混淆的概率。

食物标签
美国零售商把食物品质标签统一为“最佳使用日期”及“最好在此日期前食用”两种。(互联网)

美国零售商如沃尔玛(Walmart),把自家品牌标签统一为“此前食用”(Use by)及“最好在此日期前食用”(Best if used by)两种;美国消费者品牌协会也鼓励旗下会员品牌使用这两种标签。

协会通讯部副总裁凯特丹尼斯(Katie Denis)说:

“这种统一做法让我们旗下公司的工作程序简化了,不仅制造产品时更简单,也能确保价格低廉。”

调查:八成国人看不懂食物品质标签

在本地,看不懂食物品质标签,也是不少新加坡人的“死穴”。

食物标签
调查显示,八成国人不了解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期标签。(海峡时报)

新加坡环境理事会与咨询公司德勤新加坡(Deloitte Singapore)曾在2019年针对本地食物流失问题展开调查,结果发现:

受访的1000名国人中,有80%不了解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期标签。

调查也揭露,约八成国人每周会把10%或更多未煮过和未食用的食品扔掉。

电器公司伊莱克斯(Electrolux)在2017年展开的另一项调查也反映,85%的本地家庭没有在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期限前食用,造成食物浪费。

这意味着一年内每户家庭丢弃价值170元的粮食及饮料,而国人一年浪费的食品和饮料相等于2亿新元。

尽管调查没有具体分析,但当中应不乏看不懂标签而干脆扔掉食物的公众。

说了这么多,你搞得清楚食物品质标签的差别吗?

根据我国食品局网站,本地主要有四种标签:

  • 最佳使用日期(Use by)
  • 保存期限(Expiry date)
  • 赏味期限(Best before)
  • 最迟出售日期(Sell by)
食物标签
(食品局网站截图)

“最佳使用日期”一般用于肉类、牛奶、酸奶(yogurt)等,消费者过了这个日期就不应食用。“保存期限”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过了保存日期,就不应该再食用。

食物标签
“最佳使用日期”一般用于牛奶等商品。(海峡时报)

“赏味期限”一般会出现在保质期较长的商品,如饼干、罐头、冷冻食品等,而根据食物类别,一些食品即便已“过期”,味道已经不处于最“顶级”的状态,但在几个月内仍可食用。

“最迟出售日期”则是知会商家,必须在此日期过后将商品撤下。

商家若在过了期限后售卖食物将被视为触法,因为商品已失去了食品制造商所认定的特定品质。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