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梅艳芳》电影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更新:
2021年11月18日 16:15
梅艳芳电影海报

终相见,情怀未变

当获悉香港导演正在筹拍梅艳芳的传记电影,并将在她逝世18年后上映,一众在广东流行文化中成长的梅艳芳歌迷,就开始盼望电影的上映。

真正想看这电影的,或许也不会在乎王丹妮(影评还是肯定王丹妮的演出)演得像不像这样肤浅的问题,人们只想找回多一点属于自己青春年华的回忆。

王丹妮
饰演梅艳芳的王丹妮在电影里的造型。(互联网)

谁演梅艳芳都不重要,没有一个人能演出她的神韵。风靡中港台新马的天后,梅艳芳和当年的一众港星代表了香港的时髦和辉煌,也点燃了不少新加坡人对香港的向往和崇拜。

被誉为香港女儿,梅艳芳由出道到成名至逝世,就和香港的命运联系起来。她的拼搏和敬业,是典型的狮子山的精神。她最风光的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阳光灿烂的日子,舞台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华丽,一身百变装扮,没有足够的自信是驾驭不得的。

梅艳芳百变造型
梅艳芳是少数能驾驭一身百变装扮的巨星。(互联网)

疫情前,若有想看的港片,我都会不辞劳苦越过长堤去买票。当我们知道有机会观看到本地唯一一场粤语原音版的《梅艳芳》(难以想象“梅艳芳”要讲华语),歌迷就在电脑前守着登陆买票,以致网站崩溃,后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混吉”,原来原音版只招待电影协会会员。

现在搞到歌迷要发起请愿运动,希望电影能以粤语版在本地上映,截至今午已经有700多人签署请愿。这是首次国人以请愿的方式呼吁有关当局对方言原音电影“网开一面”吗?现在实在不用担心方言会影响我们讲华语的能力,现在连华语都不容易“卷土重来”,更何况是方言?

当我们在看《梅艳芳》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

这部电影将勾起的不少新加坡人的青春岁月,谁没追过星,谁就没年轻过。

那是看录像带的年代,组屋区还有不少录像带出租店,在香港热播的电视剧要等几天后,才会由香港空运而来。没有《富贵系列》、成龙和周星驰的贺岁片,新年还要不要过?

有不少朋友把第一次出国旅行献给了香港,去看演唱会真正见识了红磡体育馆里香港歌迷的激动和热情;去信和中心买香港歌手的唱片等;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乱走,寻找电影的踪影,期待在重庆大厦前见证一场突发的枪林弹雨或在中环置地广场里的咖啡馆偶遇明星。

香港弥敦道
香港弥敦道。(香港旅游局)

对我们而言,当时的香港就像现在00后的韩国,当年追星的朋友都成家立业,带着孩子进影院,让他们看看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这年代的年轻人,或许不会认识梅艳芳了,正如他们也没看过我们所见过的香港。

《梅艳芳》在香港上映赢得票房和口碑,甚至把不少港人看哭了,据说有不少场次在电影结束后,全体起立掌声不歇。

香港人看见的和我们看见的,又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电影中那个逝去而不会轻易复返的时代,80年代那么璀璨的霓虹和意气风发。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迷人,当时的夜再黑,依旧让人有希望,永远明天会更好,至少能畅所欲言,不用被迫离乡背井。

那画面里的辉煌,和那个时代不受拘束的活力,似乎也只能存在于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落幕后回到街头,看看身边,对照现在香港的处境,心里或许是有戚戚然的。

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迷人
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迷人。(海峡时报)

步下万众瞩目的舞台,灯光阑珊处,不禁要怀疑掌声是否真的响起过,不是不会没有失落的。一些香港文化评论人也已经指出电影没有拍出来才是电影最令人唏嘘的部分,比如梅艳芳积极参与六四民运,高唱《血染的风采》,她敢怒敢言的女弟子何韵诗在电影中的缺席,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在今天的香港,这样的处理也是合情合理的,并被大家所接受。

电影海报的Tagline是:终相见,情怀未变

是的,情怀未变,虽然香港已经不再是我们大家认识的香港了。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