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国被刷屏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 如果新加坡人也深诣凡学.....

更新:
2020年11月20日 12:21
凡尔赛文学

一种文学家解释不了的文学体例

这几天网上漫天飞“凡尔赛文学”到底是什么?有文化的蚁粉可能觉得是法国 Versailles :

20201120 - 凡尔赛宫.png
法国凡尔赛宫。(国家地理)

或是凡尔赛条约: 

20201120 - 凡尔赛条约.jpg
《凡尔赛条约》(Treaty of Versailles)。(互联网)

了解宅文化的可能以为是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奢靡生活《凡尔赛玫瑰》这部动画:

20201120 - Manga.jpg
日本1979年播出的少女动画《凡尔赛玫瑰》。(哔哩哔哩)

其实都不是!先来感受一下凡尔赛文学特有的气息。

“凡学”入门,首先要掌握三个要点(敲黑板):

1. 先抑后扬、似贬实褒

精髓是必须有一些责怪的语气:

20201120 - Image 1.png

2. 灵活运用自问自答

制造被不少人关注的假象,自行回答质疑:

20201120 - Image 2.png

3. 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别人夸的可信度永远高于自夸:

20201120 - Image 3.png

20201120 - Image 3.1.png

⬆️ 加上地点更胜一筹。

如果新加坡人深诣凡尔赛文学......

感受到了吗?

其实,凡学本质很接近我们比较熟悉的“Humblebrag”,假装谦虚,暗戳戳炫耀就对了。

如果要更贴近我们一点,假如新加坡人也钻研凡学,我们常听到的炫耀大概可能有这样的:

看到孩子这么有压力真的很不忍心,如果当时没有搬到 Bukit Timah,可能他也不用在学校这么努力,晚上十点了还在和名校老师补习,其实很对不起孩子,没有给她普通人的生活。

对于凡学,要采用文本细读。比如这段表面上表示做父母的愧疚,“对不起孩子”,实则细节中透露出几个层次的炫耀:

  1. 住在名校区、富人区
  2. 孩子争气又努力
  3. 区分了自己和普通人

或是,

买了BMW后花费增加了,拥车证和停车费也太贵了,在金沙吃饭停了一会儿就要几十块的停车费,还是坐地铁好,可以看风景。

表面上抱怨停车费昂贵,实则透露新买的新车(此处最好有停车费和车的配图)和在金沙消费的高消费水平。

又或是,

身边好多朋友大学就BTO了,毕业也差不多拿房子;其实我也一直很想体验那种期待的感觉,没想到男朋友自作主张直接买了排屋,每次朋友们聊买房的话题我都没有参与感。

表面上埋怨男友自作主张,实则炫耀优越的购房经济能力,根本不屑BTO。

看这些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朋友和Aunty Uncle们的声音伴随着以下这个表情在耳边出现了......

191120表情包.jpg

总之,凡尔赛文学的内核是要看似漫不经心,朴实无华,实则字里行间和细节中是高人一等;看似抱怨、实则暗喜,不能第一眼就轻易被看出在炫耀。

凡尔赛文学起源

这个概念最早由微博用户“小奶球”提出,他从《凡尔赛玫瑰》漫画中讲述的奢靡生活得到灵感,引申成为在社交媒体蜿蜒曲折地炫耀的代名词。

在凡尔赛文学和凡尔赛人还没刷屏时,豆瓣早在今年五月就有了“凡尔赛学研习小组”,研习“凡言凡语”,但真正让“凡学”走向大众的却是“蒙淇淇77”,她认真地实践着凡学理论,把玛丽苏式爱情和物质炫耀完美糅合:

20201120 - Weibo.jpg

20201120 - Weibo 2.png

 

20201120 - Weibo 3.png

20201120 - Weibo 4.png
(微博截图)

蒙淇淇式的呓语已经把凡学被推到风口浪尖,从一个梗,变成了与拜金、物质挂钩的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甚至让一些学者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她也欣然接受采访并且道歉,表示“父亲是华为高管、母亲是银行中层”纯属瞎编,文字内容是“艺术加工”,“虚构”且“夸大”。

而就在昨天(18日)中国社交媒体微博热搜上又有了“反向凡尔赛大师”,顾名思义,就是比凡尔赛文学更山路十八弯,结尾要再反转一番:

20201120 - Weibo 5.png

20201120 - Weibo 6.png

20201120 - Weibo 7.png
(微博截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怕不是明天就会有反•反凡尔赛文学了。

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组员还在增加中,一些在忙于做“拆凡人”,一些在苦心钻研如何做个更合格的凡尔赛人。

其实,虚荣心的满足,和人设的扮演与塑造在社交媒体上再平常不过,大可不必把每条都被归类在凡学门下,适当的分享还是可爱的。

凡学中让人产生不适的只是一些用力过猛的假装;比如最早的凡学 —— 从李白嘴里说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听起来可没那么“凡”人。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