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新加坡“华人特权”,让华族社群觉得是无事找事

更新:
2021年01月19日 20:57
新加坡中央商业区

想挑起事端?

上星期,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IPS)在线上举行的年度“新加坡透视”(Singapore Perspectives)论坛上,在其中一场谈到新加坡人“身份认同与凝聚力”的专题讨论上,一个概念反复地浮现:

“华人特权“(Chinese Privilege)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吴佩松副教授当时对“华人特权”概念,提出学术上的批评。

20210119-IPS.jpg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IPS)1月14日在线上举行的“新加坡透视”(Singapore Perspectives)论坛上的“身份认同与凝聚力”专题讨论的学者嘉宾。吴佩松副教授(右下角)当时对“华人特权”概念,提出学术上的批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

他说,这套概念源自于美国的“白人特权”,将之生搬硬套到新加坡来大谈“华人特权”,即不符合本地历史,也没有考虑到两地族群间关系的不同。

人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份对事情作出认知或判断,不同族裔对这个词的想法,自然南辕北辙。

在新加坡,“华人特权”确实存在,小至一些“无伤大雅”的刻板印象,到某些屋主出租房间的潜规则(比如最近某个摆明不要租给印族人的屋主),甚至寻找工作的难易度方面,华人比起非华人,肯定是占优势的。

至少你不会在EDMW(Eat Drink Man Woman 饮食男女)论坛或咖啡店里看到或听到针对华人的种族言论。(中国人除外,但本篇先不谈排外心理,单纯聚焦本地的族群问题)

20210119-hawker centre makan.jpg
(联合早报)

但是一谈到华人特权,相信大部分华人大多是表面同意,但心里是没法接受的。

这里有几个观察:

1)大部分草根民众其实对这件事是无感的,可是只要有人用这个来批评,他们都会觉得这些人没事找事,要挑起事端。

因为在本地的官方论述当中,目前的种族关系是没问题的,而这个成就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护,因此一旦有人对族群关系提出比较激烈的看法(指直接攻击某族群),那么他们就会被大多数人当成不怀好意的搞事者。

2)华文教育捍卫者,或者对政府处理华社、华文、华人议题有意见的人,会对这个论述不买单。

原因在于,他们自己在语言上也没有特权或优势,那些为非华族发声的华族社运分子通常都是英语社群的,而他们对华族的批评远比非华族更具批判性,因此让华教分子反感。

吊诡的是,明明华文在本地是弱势的,结果因为种种因素(特选中学、新移民等),在某些人眼里却反而变成霸权的一个象征。

20210119-LEP.jpg
前教育部长王乙康(左六)2020年2月出席特选中学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与特选中学历任校长上台切蛋糕。(联合晚报)

作为在新加坡社会生活的一份子,我观察到有不少人在批判华族的特权时,无意间巩固了英语霸权。

批评是没错的,但是他们在批评时,矛头很容易指向一些很“Chinese”的符号,如特选学校等。但事实上英语霸权和华人特权这两种现象在新加坡同时存在,真正占据特权的其实是华裔英语精英。

对华族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新闻、文章、社媒去了解这个话题,而非华族则比较有切身体验。这也导致了两者认知的不同。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