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粽子也有“南北战争”

更新:
2019年06月12日 15:47
台湾粽子的南北之争

熟饭蒸煮 VS 生米水煮

上星期五(6月7日)是端午节,相信蚁粉们都有应景大啖粽子。身为华人圈的一份子,新加坡常见的有福建粽、潮州粽、广东粽、碱粽、还有带着浓浓南洋风情的娘惹粽。

把视角转到宝岛台湾。

有别于本地开心吃粽子的和平气氛,每年端午节,台湾网民总是要爆发一场“哪里的粽子才是王者”的激烈争执。身为美食天堂,每个人都对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口味骄傲得不得了,亟欲为熟悉的老味道一争正统。

由于早期移民多来自中国大陆南部,台湾粽的口味源自自闽南一带,贴近国人熟悉的福建粽,但在台湾开枝散叶以来,慢慢产生出歧异。因地制宜,至今能粗分为北、中、南三大流派。

北部粽

20190611-north dumpling.jpg
北部粽子。(互联网)

米粒是北部粽的灵魂所在,一般偏好用圆糯米,搭配酱汁炒至半熟,此时米粒已吸饱酱汁的香气与精华。再来将猪肉、豆干、竹笋、卤蛋、香菇、虾米填入内馅,裹以棕黄色的带斑笋壳叶,最后再将粽子蒸至全熟。

口感上,北部粽的粽油较多,米粒粒粒分明,Q弹有劲,又因经过蒸煮,还带有浓浓的竹叶香。

南部粽

南部粽则是以白糯米泡水后,以竹麻叶包裹生米及全熟的配料,馅料一般有三层肉、香菇、蛋黄、红葱头、花生,甚至也有咸蛋、香菇、鱿鱼、干贝、鲍鱼等多样化配料。填入馅料后,粽子捏成形、以麻绳绑定后下锅水煮。

20190611-south dumpling.jpg
南部粽子。(互联网)

和北部粽相比,南部粽则以豪迈且几乎爆满的内馅见长,米粒因经水煮而变得黏稠、软烂。上桌后淋上酱油膏、撒上花生粉和香菜方可食用。

中部粽

20190611-middle dumpling.jpg
中部粽。(互联网)

中部粽则……看起来怪怪的,是不是?

所谓“中部粽”的原型,其实是经常放置在台湾西部沿岸、用来保护海岸或河堤的“消波块”,因为和肉粽形似,在闽南语中被称为“肉粽角”。虽然名字叫“中部粽”,其实就是一块石头,不能吃的。

20190611-tetrapod.jpg
海边的消波块。(互联网)

话说,台中赫赫有名的颜家,不但跨足政坛和宗教界,也被台湾人普遍认为具有黑道背景。据传台中某角头因为曾打伤颜家二儿子,后来便惨遭报复,被杀死后填入水泥、做成消波块(Tetrapods)。

当然,此事从未经过证实,但网民们传得绘声绘影、煞有其事。从此之后,“得罪颜家,便会被做成消波块填海”,便和日本20世纪的流言“招惹黑道,便会被灌入水泥丢进东京湾喂鱼”一样,成为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都市传说。

一粽各表 粽横天下

北部粽的支持者普遍满足于入味、颗粒分明的米粒及恰到好处的馅料,并认为南部粽软烂的糯米根本是异端邪说,甚至以”呕吐物"、”浆糊"、"鼻涕"等不堪的形容词称之;相对的,南部粽的支持者则被多层次的风味、诚意满满的内馅所征服,并指责北部粽是“油饭”、“立体油饭”、“不过是把油饭捏成三角状就假装是粽子”。

笔者倒是认为,中部粽才是真正的粽中之霸。古有干将莫邪投身火炉、牺牲自己献身炼剑,方成一双绝世神兵。今有中部粽以水泥为皮、以人为馅,包含着满满的人情味与台湾味,不但坐享海景第一排、还可以每天聆听海哭的声音。这种灵魂料理,放眼全世界,绝对是举世无双。

撇除中部粽这种邪道,今年粽子的南北战争,眼见网民吵得凶,拥有23万粉丝的“老天鹅娱乐”便在面簿粉专发起投票,数小时内便涌入1万多网民参与。结果南部粽以71%的压倒性优势击倒北部粽的29%。

20190611-north vs south.jpg
南、北粽子比一比。(互联网)

虽然今年南部粽的气势更胜一筹,但哪边的粽子好吃,永远都是台湾悬而未决的难题。

要知道,所谓的南北粽,只不过是粽子的粗略分法罢了。因为文化多元的关系,湖州粽、客家粽、甜粽、碱水粽、潮州粽、广东粽……除了娘惹粽外,总之新加坡有的,台湾基本上都有;新加坡没有的,台湾也有,像是什么原民粽(原住民料理,与华人的粽子小同大异)、冰粽(以水晶皮包裹甜馅的甜品)、水果粽(冰粽水果版)、野姜花粽……等等。

Dumplings poster.jpg
五花八门的粽子,你最喜欢哪一种?(互联网)

在台湾,和新加坡一样,粽子不仅是节庆食品,而是早就深入民间、融入日常饮食的一环。下次来到台湾,不用等到端午节,坐在路边的小贩桌边,点一颗美味的粽子吧。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