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的红头巾”壁画冒犯了谁?

更新:
2024年06月24日 21:36
引起热议的红头巾壁画
位于桥南路279号店屋后巷,从今年4月以来出现了一幅壁画,名为“歇息中的红头巾”。壁画中的红头巾样貌年轻,还颇有颜值,她坐着歇息,手指间夹着一根香烟,在烟雾中,可见她一派悠闲的样子。(海峡时报)

牵动人心的一道消失的风景线

旧时代的“红头巾”在新加坡人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

新加坡红头巾
1951年参与修建首都剧院工程的红头巾。(海峡时报)

她们代表着任劳任怨,她们当年所从事的劳力活,在今天来看,尤其不可思议。

今天的年轻人恐怕会很惊讶,柔弱的女人怎会在大太阳下在建筑工地上做粗工?男人都干什么去了?

在老一代新加坡人的心目中,红头巾给人的印象还是那么鲜活。但是,早期新加坡人都在为生活奋斗,过着苦日子的人比比皆是,没有人会去关心她们的生活状况。

在路边吃午饭的红头巾
1982年,一排红头巾在克罗士街附近的工地吃午餐。(The Singapore Monitor)

直到国家繁荣起来,人们才忽然发现红头巾给新加坡建设作出的牺牲。当她们的形象在现实中逐渐远去,人们才发现这一道消失的风景线竟是那么牵动人心。

在人们的依稀记忆中,女性的苦力形象越显得伟大,红头巾受人尊重,就连从未见过她们的新一代新加坡人都认为她们代表的是一种积极而正面的形象。

地铁红头巾
1987年11月,三名参与碧山地铁站长达四年的建筑工程的红头巾获老板放一天假,由一名地铁工程师买车票免费带她们与其他新加坡人一起乘坐地铁,享受辛劳的成果。(海峡时报)

位于桥南路279号店屋后巷,从今年4月以来出现了一幅壁画,名为“歇息中的红头巾”。壁画中的红头巾样貌年轻,还颇有颜值,她坐着歇息,手指间夹着一根香烟,在烟雾中,可见她一派悠闲的样子。

这幅似乎有点“政治不正确”的壁画,引来不小的负面反应。有者认为,此红头巾形象不佳,没有劳动的样子,甚至看来还像妓女。

 
 
 
 
 
 
 
 
 
 
 
 
 
 
 

A post shared by Sean Dunston (@seanpdunston)

这幅作品出自旅居新加坡15年的美国艺术家肖恩 (Sean Dunston)之手,他说,聘请他作画的是该店屋的屋主。

日前,肖恩在个人IG上发文写出市区重建局发给他关于这幅壁画的负面反馈。当局要求他必须在7月3日前把画中的香烟改掉​,否则该店屋的租户(一家餐馆)营业执照将被取消必须结束营业。

肖恩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自己十分重视画作中的主体,也保持对历史敏感。他看了不少红头巾系列作品和档案照片,其中有不少红头巾抽烟,所以当初认为画作中的香烟不会有问题。

早期的新加坡,男男女女普遍抽烟,当年报上和电影荧幕上都还可以看到香烟的广告和广告片。红头巾歇息时抽根烟,是很平常的事,香烟在当时并非昂贵的“消费品”,香烟对劳动阶级或是从事脑力工作的人而言都起着放松心情的作用。那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不高,对香烟的危害更是一无所知。

所以,这位美国壁画家反映的是红头巾劳动生活的另一面,具有一定的现实色彩,说“形象不佳”,也许是见仁见智。

这幅画其实也告诉我们,红头巾就像一般劳动阶级一样,顾得了生活,顾不了健康。

说抽烟的红头巾看来像妓女,则有小题大作之嫌。

如果有人在壁画中,反映当年新加坡河畔的苦力抽鸦片,算不算是破坏他们的形象,或说是在鼓励抽鸦片呢?

今天我们常会看到电影中出现吸白粉的镜头,这在二三十年前是通不过电影检查官的法眼和法剪。吸毒的写实镜头,可让人看到吸毒的可怕,除非电影中有意无意地鼓励和美化吸毒。

组屋区的红头巾
位于宏茂桥第720座组屋的红头巾壁画。(海峡时报)

今天新加坡的公共空间,从旧式店屋墙壁到组屋楼下的空层到处可以看到艺术家或是出自学生手笔的壁画,基本上都在于通过画笔保留一些旧建筑的历史背景或是宣扬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牛车水的另一幅红头巾
牛车水还有另外一幅由新加坡画家萧宝珠(中)绘制的红头巾壁画。(海峡时报)

此次红头巾壁画引起的争议可以当作一次理性的公众讨论,反对者或是认为无伤大雅者,都表现出他们对红头巾的尊重。

至于有关店屋租户在没有事先获得市区重建局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完成壁画,牵涉到的是法律条规,这才是更大的问题。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