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前,在香港的黄金时代,四大天王能歌能演,四大家族长袖善舞。香港本来就有点神奇,有了他们更令人神往。
如今,四大天王已经下凡成了大叔,多年来一直后继无人;四大家族也疲态毕露,失去往日的丰采。
世界各国都在拼科技,超级富豪榜上多为科企新贵,香港商界大亨则还守着房地产和传统行业,没赶上新兴科技的潮流。
所谓四大家族,指的是郭得胜(新鸿基地产)、郑裕彤(新世界)、李嘉诚(长江实业)和李兆基(恒基兆业)这四大富豪的家族。
四大家族靠地产起家,后来业务遍及日用百货、水电煤气、住宅商场、港口码头,包揽了港人的衣食住行,众多市民也是给他们打工。其中,李嘉诚是多年的首富,也是个慈善家,是市民口中的超人,香港像是李家的城。
不过,如此亲密的称谓已成历史。近年来,人们更急于把这些大亨请下神坛,从前人人津津乐道的财神,现在更像是阻碍香港变革的大山。
香港内外评论者都说,地产大亨牢牢控制香港土地,而香港政府历来实施“高地价”政策,照顾地产商的利益,多过照顾市民的福祉,部分原因是港府每年财政收入,45%来自房地产业务。结果,香港房价奇高,屋子奇小,港人积累了许多怨气,最终走上街头泄恨。
这一两年来,民主派的,亲体制的,都把矛头指向地产商。不久前,亲北京的新政党“紫荆党”就建议,中国政府出手,用强制购买令向地产商征收土地,为众多市民盖建房屋,以便在三五年内,解决严重的居住问题,拉近贫富差距。
强制征收土地,听来像是要革地主的命,让人想起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自然引起不小震撼。
西方媒体就此做了文章,说这是中国加紧控制香港的另一迹象。香港向来奉行自由市场原则,政府的干预是一种禁忌,但国安法颁布以来,人们已经不敢排除这个可能。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北京领导人倚重香港商人,李嘉诚等富商跟中国政要联系密切,俨然是政商界红人。后来,中国经济起飞了,掌握了许多本领,大陆企业家比起香港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政治和经济气候的转变,香港商人颇有失宠之态。与此同时,李嘉诚也逐渐把资金从中国大陆和香港转移到欧洲等地。让人很有今时不同往日之感。
2013年,阿里巴巴的马云就公开地说:“这是互联网的时代,不再属于李嘉诚。”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趋势更为明显。
香港的经济还很依赖地产业和金融业,加上政治言论空间的紧缩,让港人担心东方之珠未来是否还会灯火璀璨。四大天王后继无人,四大家族不再风光,摆在香港面前的是一条崎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