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O名存实亡 马国抗疫前途茫茫

更新:
2021年01月21日 21:12
马国超市内发呆的妇女

何时才能控制第三波疫情?

马来西亚疫情在去年9月沙巴大选后就开始响起警讯,但执政政府反映慢几十拍就算了,还有政客带头作怪,最终让疫情从东马延伸到全国。不过为了经济考量,又迟迟不愿落实严格的行动管制措施,疫情终究一发不可收拾。

国盟政府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宣布在疫情严重的红区实行管制措施最严厉的行动管制令(MCO),可说是亡羊补牢,马国人民无不希望这次的补牢能未为晚也。

21012021 car check.jpg
马国政府去年三月正式派出军队配合警方执行行管令,确保民众留在家里共同防疫。图为军警在吉隆坡检查过往车辆。(星报)

岂料,MCO 2.0不仅延续首次的混乱作风,甚至还在业者求情下不断U转,最终MCO管制力度大减,路上车辆和人流还是不少,结果当然就是确诊病例高居不下,甚至屡创新高。

这里通融,那边开放

国盟政府的局部MCO最终成了为时已晚,只好在一周后再次宣布全国除了砂拉越都推行MCO。

话虽如此,如果政府还是纠结于经济考量,这里通融,那边开放,MCO的有效性肯定大减,要何时才能控制这第三波疫情,看来似乎前途茫茫。

20210121-pahang.jpg
马国MCO 2.0达不到预期效果,只得在今天(21日)重新在全国除了砂拉越都推行行管令。图为彭亨州居民在1月20日行管令前夕,前往夜市“再逛一次街”,享受最后的“自由”。(法新社)

正常情况下,初体验难免需要交学费,但就能从中吸取经验,越做越上手。

可惜国盟政府似乎忘性太大,或者根本就做过就忘。第二次MCO的SOP(标准作业程序)还是一样混乱,国家安全理事会和国防部高级部长沙比利的宣布不一致,然后有些州政府又另有政策,这让人民无所适从。

国盟政府想鱼与熊掌兼得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国盟政府想要鱼与熊掌兼得的心态。

想要用MCO控制疫情,但又不想对经济造成太大伤害,最终就是两边不到岸,疫情没下降,经济依然受创。因为你在MCO期间继续营业,虽不至于零收入,但疫情一天不降温,MCO就无法停止,那长远来看,对经济的伤害会否更大呢?

再来就是,本应以身作则的官员包括部长级人物至今仍带头作乱,今年首20天确诊感染冠病的马国政治人物已达10人,其中半数是正副部长。

20210121-Muhyiddin.jpg
马国首相慕尤丁(右)隔着玻璃窗向媒体挥手。(法新社)

当官的没做好榜样

染病不代表没有遵照防疫措施?

那就请大家去看看一些部长级人物出席活动,甚至和其他同僚开会时是否有遵照防疫措施了,有些连最基本的戴口罩也没有,看了就让人火大。

他们肯定成了不少马国人“学习”的坏榜样,只能希望这些当官的看到同僚染病后能“觉醒”,然后帮帮忙行行好,做好防疫措施。

不要忘记,政客出席无数的活动,接触无数的人,倘若政客染病,影响肯定比普通人要广。请不要再只是嘴巴呼吁人民遵守防疫措施,而自己却阳奉阴违,然后在确诊后公开向曾和自己同席的人道歉,那又有何用?

老百姓有样学样

当官的没做好榜样,老百姓也就有样学样。

尤其是第一次MCO解禁后,马国冠病病例数字还不高,防疫观念大解放,还有一些原先就没防疫概念,搞不好还认为大家小题大做的人民更是“肆无忌惮”,照常过活。

21012021 A man wearing a face mask walks past a banner reading 'Stay home' in Kuala Lumpur .jpg
在吉隆坡,一名半戴着口罩的男子吃着冰淇淋,经过写着 "留在家里 "的横幅。(欧新社)

就算现在推行MCO,你还是可以在一些地方看到没有戴口罩的人,没有保持安全距离,依然热情拥抱握手之人。

马国染病者也就从原先主要是外籍人士,到近期的全国新增冠病确诊病例当中,外籍人士与社区感染病例各占一半,而社区感染病例发生的主因包括跨州及聚会。

国盟政府的MCO执行力度如何,老百姓只能听天由命,要度过这波疫情,人民就只能自力救济,做好本分,严守防疫措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

希望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为抗疫尽一分力;也希望马国尽快雨过天晴。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