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校史不能忽略中正中学

更新:
2017年09月05日 17:48

要谈本地传统华校的转型与发展,岂能不提中正中学?

引言:新传媒8频道推出《星期二特写:钟声响起时》节目,介绍八所传统华校的转型和变迁历程。这八所学校是:南洋女中、华侨中学、立化中学、南侨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学、中华中学及德明政府中学。第一批九所特选中学当中,中正中学、海星中学和圣公会中学这三所学校没有入列。在2000年成为第十所特选中学的南华中学也未获介绍。“红蚂蚁”找来中正、海星、圣公会及南华的校友执笔,补上这个缺。撰稿人从校友的角度,谈谈母校的特色和历史,并与读者分享回忆中,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近期电视台播出《星期二特写:钟声响起时》系列节目,透过昔日传统华文中学的师长和校友之经历,述说新加坡传统华校自1979年以来的转型和变迁历程。节目初衷立意良善,然而在播出第一批八所传统华文中学名单中竟没有中正中学,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其回顾本地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代表性也因此失去了厚度。

1930年代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校多由热心教育的华侨领袖兴办,学生完成小学教育后远赴中国升学。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许多知识分子避难南来,新马一带的华小毕业生无法赴中国求学。1938年10月,本地先贤林文庆、李振殿、林中杏等成立筹备新校委员会,并获得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之同意,取其字“中正”为中文校名,英文校名一度为Chiang Kai-shek High School。1939年1月成立董事会,由香港企业家胡文虎出任董事长,本地抗日英雄林谋盛担任监理,并礼聘广州中山大学法学教授庄竹林博士出任首任校长。创校初期高、初中一共11班,学生400多人,在1942年狮城沦陷前更增至650多人,其中不乏远自泰国、印尼、菲律宾前来求学者。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正复课,首倡男女平等求学机会,成为新加坡第一所男女合校的中学。1947年董事会购得加东月眠路(Goodman Road)一幅14英亩(5万6655平方米)的土地,奠定了今日中正中学总校的发展基础。1950年代中期,中正总、分校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单是总校初中一年级一度就开办近30班,比当时一些中学的学生总数还多,庄竹林校长抱着“有教无类,所过者化”的精神,有意将中正发展成为“万人中学”。然而,由于1954年本地华文中学普遍反对英殖民地政府的青年服役计划,殖民地教育官员极欲削弱作为学潮大本营的中正中学,多次限制该校学生人数。成立于1956年的德明政府华文中学和华义中学,最初的师生均从中正分割出来。

中正当年既有傲视东南亚华校的师生人数规模,又有享誉本地文艺界的合唱团和戏剧研究会,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演出舞台。从1955年起,总、分校学生开始通过捐献、公演筹集兴建大礼堂基金,1964年和1965年更利用中正湖景色两度举办园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其中1965年园游会在两天内就吸引超过10万名各族人士前去参观。经过多位董事慷慨捐赠、历届师生的辛苦捐献,得以筹集165万元,兴建占地2787平方米、总面积5574平方米的大礼堂暨科学馆;其中大礼堂更依照剧场规格设有2665个座位,可放映教育电影、举办音乐会、戏剧演出,还可以作为乒乓、羽球比赛的室内体育馆。这座集表演、藏书、教学试验、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物,在1968年落成时更邀请我国总理李光耀主持开幕典礼。如今,这座红柱绿瓦、古色古香、呈中国宫殿式外型的雄伟大礼堂已是改名为“竹林楼”的行政楼,在2014年与学校正门牌坊,一起被列为受保护的国家古迹。

20170814zhongzheng2_0.jpg
(李气虹提供)

地灵人杰,78年来中正人才辈出,杰出校友遍布我国政、商、文艺、新闻界,例如银行家黄祖耀、航运企业家傅春安、城市规划师刘太格、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社会发展部前高级政务部长庄日昆、书画家林子平、文史工作者韩山元、文化奖(戏剧)得主韩劳达、华乐指挥家郑朝吉、新明日报前总编辑杜南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据1978年该校文艺刊物《湖声》记载,当年我国国会中至少有10位议员是中正校友。

笔者有多位家族长辈均为中正校友,从小从他们的毕业特刊中就对大礼堂和中正湖留下深刻印象,所以1979年来狮城选择中学就读时,自然将中正总校列为首选。记得以前星期六上午参加课外活动,华乐团在大礼堂四楼练习吹奏,笛声悠扬,远近飘送,与大礼堂的中式建筑外观互为表里,散发着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后来听凤飞飞唱《闻笛》:“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脑海中就浮现这样的意境。

我国教育部从1979年起推行“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 Assistance Plan)下,开办华文、英文同为第一语文的特别源流课程,是新加坡语文教育政策的里程碑。中正中学(总校)与华侨中学、圣公会中学、公教中学、 德明政府华文中学、海星中学、南洋女中、立化政府华文中学、圣尼格拉女中,成为第一批“特选中学”,说明官方当时认定这九所中学为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华校。

所以,无论从学校发展历程、人才培育、对本地社会贡献和影响力所及,乃至学校建筑风格和校园特色,中正中学在我国华文教育史上均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地位和历史意义。要谈本地传统华校的转型与发展,岂能不提中正中学?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