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赢得40%-50%选票的单选区当中,平均只有33%保留下来。”
“我住在布莱德岭,却不认识所属的马林百列集选区另一端的其他选区。”
蚁粉可能听过跟以上两句类似的话,但它们其实是在今天(8月7日)出自新加坡前进党两名非选区议员潘群勤和梁文辉之口:第二句是后者个人的说法,第一句则是潘群勤引述前进党爬梳新加坡历届大选结果的一项发现。
这两句话都跟一般人对选区划分的印象有关,两名非选区议员之所以在国会上提出,是因为潘群勤今天在国会上提出动议,要求国会呼吁政府检讨选区划分的程序,使其对所有政党更透明、公平。
潘群勤在动议中提出好几项建议,其中第一项就是要求当局在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时立即做出宣布,并以上届大选的选区范围为根据,公布每个选区当前的选民人数。
她也同时问了好几位国会议员和媒体记者这几个月来都在问的问题:
来届大选的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了没有?
但我们先概括她的其他建议:
- 按照固定标准列出需要修改范围的选区,避免选民手中的选票因为选区内选民人数相对太多而“摊薄”,同时能减低操纵选区划分(gerrymandering)的可能性,表达对选民的尊重;
- 根据组屋区范围、市区重建局规划范围或邮区范围等因素,设定主要范围(major boundaries)和次要范围,前者必须获得一个由执政党和反对党都有平等代表权的委员会批准,才可以修改;
- 选区范围检讨报告公布的日期和国会解散的日期必须间隔至少三个月,让所有政党有充足的时间为大选备战;
- 立法规定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员,委员会也不应向总理汇报,而是直接将报告提呈国会。国会收到报告后,将立即批准并加以实施,不做任何更改。
毕丹星才是李光耀的真正门徒?
随后,反对党领袖毕丹星、工人党议员林志蔚和梁文辉都发言表示支持,毕丹星更引述了建国总理李光耀在1956年和1957年的立法议会发言,阐述后者关于如何避免任何政党通过选区划分获益的建议。
人民行动党到了1959年才执政,李光耀当时在立法议会仍是反对党议员,毕丹星此举可说是师其故智。
有趣的是,毕丹星已经好几次在国会引述李光耀的讲话,难不成他才是李光耀真正的门徒?
李光耀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大选是在2011年,当时他的丹戎巴葛集选区竞选团队包括两名新秀,除了已经退出政坛的谢世儒医生,另一位就是现任教育部长陈振声。
陈振声也是主管公共服务的部长,代黄循财总理回应前进党动议的工作,自然落在他身上。
陈振声:让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专业客观地完成任务
陈振声回复时开宗明义地指出,这项动议暗示了目前的选区范围检讨过程不透明、不公正,其目标更是为了政党的利益而要求重新检视选区范围检讨的过程,而不是以新加坡人的利益为前提,因此不能接受。
他随后也对潘群勤所提出的建议做出回应,红蚂蚁这里挑出两个重点:
-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不掌握选民如何投票的相关资讯,检讨选区划分时,也不咨询任何政党的意见;
- 在全国大约270万名选民当中,每年有20万人更换住址,若加上每届选举的“首投族”,每届大选的选民结构都会出现不小的变化,即使真的操纵选区划分也未必有效。
陈振声过后回应梁文辉的澄清时也指出,在辩论选区划分的程序之余,也应注重选区划分制度的结果,这个结果不应是哪个政党胜选,而是能否产生一个能为新加坡带来善治,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有效国会:
“如果(梁文辉说的)结果是负责检讨选区范围的公务员以专业、客观的方式,尽其所能规划出来的选区范围,那才是(我们要的)结果。如果他说的结果是某个政党胜选或败选,那不好意思,我不认为公务员应该为这样的结果负责。工人党(在2020年大选)拿下盛港集选区,难道该由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负责?不是,当然不是。”
对于梁文辉询问是否能指示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以“更合理的方式”划分选区,陈振声也指出,这等于要总理向委员会颁布更精准的指示。总理若这么做,又会被指责干预委员会的工作。
前进党动议最终只获得10名反对党议员支持,因此不获国会通过。
但是经过两个小时的辩论,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其实是:
来届大选的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还没成立。
陈振声也说,选举局会在委员会成立后发布消息。
好啦,大家暂且等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