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死亡,不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人,都难免有所忌讳。
相信很少人会不介意住家附近有座殡仪馆或骨灰安置所。
因此,当国家环境局在一个月前宣布,计划在万礼多建一座骨灰安置所和殡葬服务综合设施时,周边居民的第一个反应是:
“为什么又是万礼?房价下跌怎么办?”
新加坡目前有三座由政府管理的公共骨灰安置所,分别设在万礼、义顺和蔡厝港。
另有数十座由宗教机构管理的私立骨灰安置所,遍布全岛各地。
环境局在文告中指出,义顺骨灰安置所已经满额,万礼骨灰安置所也接近满额,因此有必要提前规划治丧设施。
至于万礼为何再次“中选”,环境局解释:
“决定建在万礼道和三巴旺路的交界处,是考虑到所需的土地面积、周边地区的发展计划,以及对交通的影响等因素。”
不过,住在附近的义顺和三巴旺居民并不买账。
房价不要再跌了 交通不要再堵了
拟建新设施的地段,坐落在三巴旺高尔夫球场对面、义顺军营旁的空地,距离现有的万礼骨灰安置所约四分钟车程。
地段周围有多个公寓项目如Hong Heng Mansions、Forest Hill和The Essence。
一些公寓居民接受《今日报》访问时直言,当初选购这里的房子,是因为这里靠近市区,景色一览无遗,而且绿意盎然。
若在附近兴建新的骨灰安置所,房价可能会下跌,公寓项目的集体出售计划也会受影响。
住在Hong Heng Mansions的居民坦言,公寓曾在去年2月以1亿3300万新元整体求售,只可惜当时找不到买家。
“政府现在突然说要再建一个骨灰安置所,对我们很不公平。”
也有居民认为,把这种“敏感设施”建在十字路口,对风水不利;对路过的驾车人士来说,也不是个好兆头。
清明时节不只是雨纷纷,路上交通拥堵也真够烦人。每年清明节的前后两周,骨灰安置所附近的路段都会出现祭祖人潮。
因此,环境局于2023年规定,在“祭祖高峰期”开车前往蔡厝港和万礼骨灰安置所祭祖的公众,必须提前上网预约停车位,并按指定时间抵达。
让每个社区都有一座小型骨灰安置所?
居民们累积了一个月的“怨气”,终于在星期二(1月16日)的环境局对话会上爆发出来。
好啦,说是“爆发”未免有点夸张。
负责安排这场闭门对话会的义顺集选区议员陈浍敏说,出席的100名居民都心平气和,言之有理。
当中,最多居民提出的论点是:
“与其集中在万礼兴建那么多大型治丧设施,不如在全岛各地兴建更多小型治丧设施。”
有居民建议,当局应该采取“分散式”(decentralised)规划,如此一来就有更多地点供选择。这也能方便不同地区的居民就近祭祖,不必大老远跑到万礼。
陈浍敏也对这项建议表示赞同: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摒除迷信,把骨灰安置所视为一个既方便又实用的设施。”
其实,在住宅区附近兴建骨灰安置所引起的风波,在2015年早有先例。
当年有95名盛港西居民,因不满预购组屋旁将兴建设有骨灰安置所的庙宇,要求取消购屋,并向建屋发展局索取全额退款。
后来,当局重新为盛港西土地进行招标,让土地恢复原本的华族庙宇用途,这起风波才告一段落。
除了骨灰安置所,近年在社区兴建的疗养院和客工宿舍也引起当地居民群起反对,理由同样是:
“感到不自在。”
一旦住家附近出现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就千方百计地反对,甚至联署请愿,恐怕只会助长新加坡人的“邻避”(Not In My Backyard,简称NIMBY)心态。
即使不建骨灰安置所 还会有骨灰撒土园
在万礼建造多一座骨灰安置所的计划,目前尚未有定案。
环境局还须展开环境影响评估调查,研究这项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水质监测、噪音和空气素质,以及对动植物生态的影响。
评估调查预计最迟在2025年结束。
随着人口迅速老龄化,骨灰安置所和治丧设施等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有殡葬业者告诉《今日报》,目前有八成家属选择把逝者的骨灰放在骨灰安置所,其余的则选择海葬或骨灰撒土。
新加坡第二座骨灰撒土设施“万礼静心园”预计2025年启用,希望届时周边居民不会再有任何异议。
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活人也得逐渐习惯与逝者“共享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