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心脏骤停的情况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一般指发生状况人的心跳突然停止并倒下。
数据显示,本地案例日均五至10起,一年更有超过3000人遭受送院前心脏骤停。
不论是在家中、工作场所或公共场合遇到上述情况,周围有人懂得进行抢救至关重要,因此有了“急救黄金时间”的说法。
遇到有人心脏骤停后的四分钟内对他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CPR)再结合自动心脏除颤器(简称AED)等急救设备,患者存活率可达30至50%。
也就是说,如果在等待救护人员抵达事发现场时,没有人先对患者进行抢救,每一分钟的流失,存活率就会减低10%。
那么,遇到这种紧急状况时,新加坡人的“救命技能”有多强?
新加坡心脏基金于2020年发表的调查数据揭露,约1000名受访者中,有半数已学会进行心肺复苏,比起2018年的35%显著增加。
另外,28%受访者懂得操作AED,也比2018年的18%有所进步。
另有调查发现,在新加坡,刚好目睹有人心脏骤停的旁观者当中,有人恰好会进行心肺复苏的概率为60%,然而心脏骤停者的存活率仅有20%。
相比之下,一些国家如瑞典的旁观者心肺复苏率(bystander CPR rate)就高达82%,患者存活率约为35%。
多项计划助国人学会CPR
实际上,接受基本的CPR和AED培训,只需短短40分钟。
新加坡近年来积极推广CPR的重要性,也陆续推行多项计划,让各个年龄层的国人掌握相关技能。
所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会有机会接触救生技能,升上中学后也有相关课程;国民服役人员也必须学习CPR。
2014年,院前护理急救单位也推出经简化的一小时“速成先遣急救员培训计划”(简称DARE),让更多人接受CPR和AED的训练。
DARE计划在2018年推出应用版,用户可通过教程、视频、小测验和游戏等自学新知,公众也可通过应用报名参加社区中心的免费培训课程。一旦顺利完成后,就可获得执行CPR的正式认证。
民防部队则举办一系列社区活动,培训公众如何施行CPR和使用AED。
从急救设备的角度来看,民防部队已在政府组屋和公寓底层安装超过5100架AED,并会继续同人民协会和国家公园局合作,在公园及私人和公共机构增设更多除颤器。
民防部队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市区每250米内放置一台除颤器。
即使接受过培训,也不敢急救?
当局从硬件或软件方面双管齐下,旨在让更多人具备及时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技能。
即便如此,公众的心里还是有一道过不去的坎,有多种原因令他们自认在遇到需急救的突发情况时,无法当机立断,懂得该做些什么。
2010年,一项由中央医院和保健促进局联合展开的调查指出,83%的成年人相信人们应该接受CPR培训。
不过,只有31%的受访者曾受训,拥有CPR认证者更是少过10%。
上述提及的2020年新加坡心脏基金调查则发现,那些曾遇过有人心脏骤停的受访者中,
- 69%说他们立即电召救护车;
- 26%帮心脏骤停者进行CPR、8%使用AED;
- 10%坦言他们什么都没做
换个角度来看,有近七成人除了能帮忙叫救护车之外,就只能站在一旁爱莫能助。
新加坡人执行救生技能时面对的常见障碍,就包括缺乏相关知识、担心造成伤害、缺乏信心。
疫情期间,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揭露,新加坡的旁观者心肺复苏率稍微滑落。除了当时公共场所发生的心脏骤停事件减少外,也因为新加坡人害怕担心感染疾病。
其他妨碍新加坡人为他人急救的因素还有:害怕承担法律责任,以及因患者是个陌生人。
虽然有数据反映,超过七成的心脏骤停案例在患者家中发生,家庭成员因而成了用CPR抢救亲人的第一人选,但在公共场所需要有人懂得CPR的概率也不低。
民防部队在2015年4月推出手机应用“myResponder”App,当民防接获疑似心跳骤停个案通报后,能立马通知在事发地点400公尺范围内的社区急救员,转告对方最靠近的自动心脏除颤器的地点,方便施救。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今年3月在国会通过书面答复回复议员询问时透露,2018年至2022年,社区急救员共协助处理了7670起事件,其中包括协助4525起心脏骤停案例。
目前,有13万人是“myResponder”应用用户,民防希望能将这个数字提高至50万人。
院前护理急救单位和民防部队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也希望在2027年前把新加坡的旁观者心肺复苏率提升至80%,旁观者使用除颤器几率增至18%。
小组还雄心勃勃设下了一个远大目标:
未来五年内,让100万人接受或重温CPR或使用AED的技术,这相等于新加坡约五分之一的人口。
让更多人接触和掌握急救技能,绝对能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但具备技能只是其中一环,更关键的是,如何帮助这些潜在旁观者增强信心,在遇到真实情况时,能临危不乱、学以致用、救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