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承蒙好心人雪中送炭,免于挨饿受苦,如今日子过得还算充裕,一名兀兰居民也想将善心的种子发散出去,尽其所能照亮社会阴暗角落。
在住家外设立“祝福亭”(Blessed Booth)的兀兰居民阿祖拉(Azura,29岁,家庭主妇),秉持着“施比受更有福”的信念,自发地将旧衣和生活必需品摆在门外走廊,供有需要的友邻前来自取。
岂料,这项由她一人发起的邻里捐助活动,竟意外在社交媒体广传,一呼百应,得到本地媒体争相报道。
阿祖拉上周五(10日)的一则面簿获得网民大量转发。左邻右舍闻讯后专程送来二手衣物,热心居民还帮忙她整理“祝福亭”,让这份善举得以流传延续,惠及更多人。
她今天接受《联合晚报》访问时透露,设立24小时“祝福亭”的契机,要从前阵子陷入的人生低谷的一段往事说起。
“今年8月,在灭虫公司工作的丈夫,因为电单车突然坏了,花了一笔钱修理。这笔意想不到的开销,让我们一家的经济捉襟见肘,连买奶粉和纸尿片的钱也没有。”
生活不济的阿祖拉一家,不仅大人三餐没着落,两岁和三个月大的稚子还要挨饿受苦,于是她只好孤注一掷在面簿群组求助,后来获四五个好心人解决燃眉之急。
“他们是二话不说,直接网购奶粉和纸尿片送过来的。很难想象,有人竟然愿意对陌生人伸出援手,协助我们一家熬过了艰难期,真的令人感动。”
这些素昧平生的好心人触动了阿祖拉,也由此悄悄埋下了感恩与爱心的种子。
后来一家人成功度过难熬的日子,阿祖拉与丈夫商量后,决定将家中尚可使用的二手物品拿出来分享。这才有了日前媒体报道的兀兰组屋暖心一幕。
“祝福亭”就设在兀兰13街第185A座租赁组屋的21楼。
只要走出电梯门,便可看见衣服、电器、儿童书籍和干粮等,整齐排列在走廊上,有需要的人可全天候免费自取。
阿祖拉表示,自己穷过,是过来人,因此她更能同理贫困家庭。设立“祝福亭”只是想回馈社会。她从不过问前来领取物品的人来自哪里,认为他们一定有难处。
“只要需要,放心拿就是,不要有压力。”
马西岭—油池集选区议员扎吉哈也转发了阿祖拉的面簿贴文,为她加油打气。
由于民众踊跃捐赠,“祝福亭”目前涌现大量二手物品,阿祖拉希望热心民众能提前联系她,再将捐助物品送去她的住家,让她有时间分门别类。
互助送暖发挥“甘榜精神”
疫情以来,本地就有不少民众发挥善心,自发在住家外设立物品领取处,帮助有难之人。
今年6月,红蚂蚁曾报道一名7岁印族女童利用学校假期,自掏腰包提供贫苦居民免费粮食,令人赞叹。
7月24日,一名马来族男子阿尔兹米(Arzme A Rahman)在住家外放置冰镇饮料,让来往的送餐骑士解渴。
巧的是,阿尔兹米也住在兀兰一带。
他在贴文写道:
“无论下雨或天晴,他们(送餐骑士)都会把食物送给我们。这只是我对他们的一点心意。”
自己行有余力时回馈社会,在现代社会实践难能可贵的“甘榜精神”,值得我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