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局调查显示,我国邻居间的嘘寒问暖与互动变少了!

更新:
2021年02月16日 21:26
邻居

住家和邻里满意度提高

新加坡邻里间的互动同比往年,稍显下降。无论是邻居间的嘘寒问暖、到对方家探访串门,抑或是互送食物及帮忙看家等,左邻右舍频繁交流的次数都不如以往。

这与新时代政府组屋居民逐渐转向社交媒体或线上聊天室,进行沟通互动的趋势有关。

这个调查结果,就收录在建屋发展局星期天(14日)公布的“2018年组屋住户抽样调查”里。该调查的内容主要涵盖本地组屋居民的生活体验。

建屋局自1968年起,每五年就进行一次组屋住户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组屋居民人口形态的转变,用于检讨现有政策,以及作为制定新政策的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在2018年1月至9月间进行,约有7800户家庭参与。

整体而言,组屋居民对邻里、住家和区内设施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如同往年一般,皆超过九成。

20210216 - Graphic 2.png
(资料来源:建屋发展局,红蚂蚁制图)

邻里间关系仍紧密,但互动模式有所转变

组屋居民之间的睦邻关系持续紧密。

大部分居民(96.9%)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平日都会与邻居互相打招呼和嘘寒问暖。

打招呼的比例仅比2013年稍显下滑1.6%,达98.6%;而与邻居闲聊的比例,则同比2013年的97%,小幅降低至94.4%。

这些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建屋局指出,在多元化空间建立联系网络是十分重要的。常言远亲不如近邻,危机时刻很大程度仍须邻居间相互关照。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2018年约有11.8%的居民通过社交媒体或线上聊天室与邻居交流,同比2013年不到5%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

这意味着组屋居民之间的互动模式已逐渐转变。

与邻居进行“深入”(higher-intensity)互动模式的人也有明显下滑趋势,较前五年稍有减少:

20210216 - Graphic 1.jpg
(资料来源:建屋发展局,红蚂蚁制图)

更多年轻居民选择与邻居加入共同的社交媒体或聊天群组,取代以往“甘榜式”的睦邻交流方式。

他们更常在走廊、电梯等同座组屋内和邻居互动,而不是亲自到访邻居住家,2018年比例达83.8%,与2013年同比上升8.2%。

几乎所有受访居民都认为,组屋区内有足够的地方和邻居互动,包括组屋底层设有桌椅的社区客厅,以及凉亭等。

20210216 - Chess (NP).jpg
大巴窑大牌179的组屋居民在组屋底层下棋与闲聊,图摄于疫情前。(新报)

遇到恶邻的比例显著减少,仅三成居民投诉邻居滋扰

绝大部分(95.3%)居民都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与2013年同比上升了3.3%,这主要与地点便利、邻居友好以及环境和谐有关。

此外,多达91.4%的居民也对家居改进计划(Home Improvement Programme)、邻里更新计划(Neighbourhood Renewal Programme)和再创我们的家园(Remaking Our Heartland Programme)等翻新计划表示满意。

不幸碰到坏邻居的比例明显有所下滑,较前五年的将近一半(48.1%)降至三成。

当中最主要的投诉包括邻居制造噪音、在公共空间乱丢垃圾和吸烟等等。

20210216 - Rubbish (ST).jpg
组屋楼下随意抛掷的大型垃圾。(海峡时报)

有归属感,也有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

绝大多数居民对市镇和组屋区抱有归属感,高达99%。

这也包括刚搬进现有住处不到五年的人。那些年纪较大、居住超过30年的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都拥有相对强烈的归属感。

20210216 - Graphic 4.png
(资料来源:建屋发展局,红蚂蚁制图)

由此可见,比起邻居间的关系,让组屋居民更有“家的感觉”的地方,还是市镇和组屋区的一草一木及建筑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也首次邀请居民分享对市镇内“怀揣美好回忆”的地方。

超过两成受访居民曾在市镇某个地方留下美好回忆。他们当中约有三成选择了组屋或邻区(precinct)的设施,另有22.2%选择公园或花园。

20210216 - Graphic 3.png
(资料来源:建屋发展局,红蚂蚁制图)

多数居民满意组屋及区内设施 

在组屋满意度方面,有93.2%居民对组屋组屋的设计或格局等感到满意,而年长居民满意度普遍较高。

居民不满组屋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旧组屋的混凝土剥落、天花板漏水等问题。

建屋局承诺,将继续通过家居改进计划和友好协助计划(Goodwill Repair Assistance)帮助屋主解决这类维修问题。

20210216 - 漏水 (SM).jpg
旧组屋常出现混凝土剥落及天花板漏水等问题。(新明日报)

对组屋区设施感到满意的居民占比亦有所增加,达98.6%,比早前的五年上升了2.5%。他们对购物和零售设施最为满意。使用量最高的商业设施,依然是超市和小贩中心等。

然而,除了超市外,其他组屋设施的使用量都有所下降,可见人们的消费习惯已随着网购的普及而作出改变。

建屋局指出,至少每周一次到访商业设施的人数减少,相信这与网购及送餐服务越来越受欢迎有关。

该调查显示,每10名组屋居民当中,就有四人会上网购物(购买服饰和鞋子)。当中,大部分人都是45岁以下、家中有小孩、居住房型在四房式或以上的居民。

进行网购的居民有将近一半表示,较少到邻里商店消费,另有一小部分人从未到过邻里商店购买东西。

可想而知,邻里商店的生意将越来越难做

但建屋局却指出,邻里商店在满足居民所需方面仍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该局将持续透过商店提升计划,协助促进邻里商圈的活力和竞争力。

20210216 - 邻里商店 (ZB).jpg
冠病疫情冲击,邻里商店购物人潮减少,加之网购普及等影响,生意已大不如前。(联合早报)

至于组屋居民最常打发时间的组屋区设施,排名依次为:

  • 购物中心(36.1%)
  • 咖啡店(9.4%)
  • 公园或花园(8.9%)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