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洋货都是好货 这些来自西方的货柜装的是“洋垃圾”

更新:
2024年10月16日 20:30
马国最近也收到“大礼”
2018年,泰国春武里省(Chonburi)Leam Chabang工业园区,海关官员搜查藏在货柜里的电子垃圾。(路透社)

马国最近也收到“大礼”

在全球贸易的舞台上,有一种贸易叫“洋垃圾”的进口,你听过吗?

这些来自西方的集装箱竟然内有乾坤,装的并非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一些令人咋舌唾弃的废料,可谓名副其实的垃圾箱!

更甚的是,这些“洋垃圾”不仅仅是破旧的塑料瓶和过期的电子产品,很多时候还包含了难以回收的污染物,最终成为让接收国十分头疼的“问题货”。

马来西亚关税局星期一(10月14日)公布,当地海关仅在8月和9月份就截获高达3271吨或151个集装箱的“洋垃圾”。

这包括在巴生西港拦截了44个集装箱,里头装有来自美洲国家的超过1098吨金属废料,总值1320万令吉(403万新元)。据悉,马国的进口商谎报这些集装箱内装的是铝合金、铝片和铜片。

另外还截获了107个装有2118吨电子垃圾的集装箱,总值55万8579令吉(17万311新元)。这些都是从美洲国家运到马国,相信运入马国后,将会送往当地的工厂提炼加工。

关税局说,会按程序将扣押的151个集装箱遣返回来源国,同时也会协助警方调查接收集装箱者。

“洋垃圾”都是从美洲国家运进大马,但却未获得马来西亚环境局总监批准进口。(星洲日报)
马国会按国际程序,将一箱箱的“洋垃圾”遣返回来源国。(星洲日报)
马来西亚关税局成功拦截了超过1098吨金属废料。(星洲日报)

另一边厢,欧洲国家阿尔巴尼亚(Albania)今年7月初曾将102个集装箱从都拉斯港口发货,运往泰国加工销毁。然而,这些集装箱内的“洋垃圾”不仅载有氧化铁还运载了有毒废物,结果遭泰国禁止上岸。

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虽然为那批集装箱辩护,却拒绝让集装箱回返阿尔巴尼亚港口。

截至9月底,运载这些集装箱的船只仍滞留海上,其中一艘在意大利岸外,另一艘在埃及岸外。

什么是洋垃圾?

“洋垃圾”是社会上的一种俗称,专指由外国进口的固体废物。进口时可能通过行贿获取入口批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来进口当地国家原本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国家许可就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洋垃圾”种类多样化,包括生活垃圾、废旧电子物料、建筑垃圾、废弃塑料、废纺织原料、医疗废弃物、工业废料及放射性废料、未经分拣的废纸等等。

富裕的发达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等,早在1970年代起,就长期把大量“洋垃圾”倾倒在亚洲和非洲等区域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这些西方国家为保障本国居民的健康,法律严禁焚烧或填埋“洋垃圾”。

经过计算,西方国家将这些垃圾运往其他国家所需的成本,比起就地回收更为便宜。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处理成本都较低。

固体废物经过循环最终重新变成产品的过程中,废物已成为一种原始资源,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物料资源也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这些第一世界国家打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就业机会”的幌子,就把这些“洋垃圾”丢到发展中国家。

虽然进口“洋垃圾”的国家的相关业界确实可以从中赚取可观的利润,然而当中的代价非常沉重,会损害当地环境和人体健康。

中国一度是世界最大垃圾进口国

中国自1980年代开始进口固体废物,一度是世界最大的垃圾进口国。当地企业会把这些废物清洗、粉碎后转变为工业原材料。然而当部分垃圾无法再循环与妥善处置时,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巴塞尔公约全称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于1989年草拟、1992年正式生效。

它是一份控制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的国际公约,提倡就地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减少跨国运送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止非法运送行为,并禁止“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将废物运往到非成员国。

虽然约有190个国家签下了《巴塞尔公约》,承诺不出口也不进口垃圾废料,但“垃圾贸易”还是在各国甚至一些签约国之间继续秘密进行着。

美国不是《巴塞尔公约》缔约国,但也必须执行这些进出口限令。阿尔巴尼亚不是OECD成员国,因此可以自由地“帮助”将其他国家的废物运往国外。

废物管理贸易是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七国集团的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称,仅处理非法物质一项,每年就能产生90亿至110亿欧元(约115亿至141亿新元)的收入。不过,当中有不少是有害物质,会危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正因如此,中国从2018年1月起,逐步禁止部分固体废物的进口,包括24种不同种类的塑料、汽车零部件、纺织品以及废钢或木材等。2021年起,中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

新的垃圾进口大户

2018年,泰国春武里省Leam Chabang工业园区发现了一批非法进口的电子垃圾。(路透社)

随着中国停止接收“洋垃圾”,西方国家就转而向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泰国以及战乱中的缅甸)出口“洋垃圾”。

缅甸近年来已沦为“世界垃圾场”。

2023年发布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仰光北部的雪碧达区(Shwepyithar)近几年“洋垃圾”已堆积成山。不仅街道上是垃圾,田野间也铺满垃圾,不仅阻碍季风期降雨的排水渠道,还引发火患。

这些塑料垃圾部分来自西方国家,其中包括法国食品公司达能(Danone)的酸奶包装,以及波兰斯波姆莱克(Spomlek)的奶酪包装,还有德资英国超市Lidl的产品和加拿大食品公司Unico的意大利面包包装。这些产品都不产自缅甸,但缅甸却成为它们的最终归宿。

缅甸当地的一些回收商其实颇乐于接受“洋塑料”,认为它们更干净、高质量及耐脏,利于回收处理。

然而,并非所有进口塑料都可以再回收循环使用。这些被淘汰的塑料垃圾也不可能再运回来源国。最终它们终将被丢弃在垃圾填埋场或水道中,或是像在雪碧达区那样,直接被丢在居民住家门口。

如今,这些国家也开始拒绝接收,并加强了对废物进口的管控。

向他国输出垃圾是违反有关国际公约和无视国际道义的恶劣行径。这不仅直接危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还把处理垃圾的经济负担强加给一些不堪重负的国家。

与其将洁净留给自己,将肮脏抛给他人,拥有相对丰富资源的发达国家,更应该发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为发展中国家改善自身环境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承担更多的义务。然而,谈何容易呢?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