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滨海堤坝总是非常热闹。人们除了自带草席铺在草坪上野餐,也能看到许多大人和小孩放着风筝,十分惬意。
其实,这种能看到五彩缤纷款式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画面,在新加坡相当罕见。
不说你不知,若未经当局批准,新加坡大部分地区是不能放风筝的。滨海堤坝是本地少数能让公众任意放风筝的地方。
新加坡民航局网站上的这张地图,说明有些地方不是suka suka(随心所欲)心血来潮就能放风筝的:
基本上,被划在红线里面的区域属于“风筝禁区”,必须事先向当局申请准证才能放风筝。
在蓝色区域内,也须遵守风筝不得飞超过200英尺(约12层楼)的高度规定。
即便无需申请准证,在其他地方放风筝,也不能让风筝飞超过500英尺的高度(约30层楼)。
因此,即使在上述提到的滨海堤坝、西海岸公园和碧山公园等“非禁区”,公众也不能让风筝爱飞多高就多高,以免威胁到航空安全。
这条针对放风筝的法令可谓历史悠久,自建国初期的1969年10月起就开始实行。
如今若违反条例,初犯者可被判罚款不超过2万新元,重犯者可面对不超过4万元的罚款、长达15个月的监刑,或两者兼施。
在空中须保持安全距离
除了新加坡,其他城市也有对放风筝活动的管制。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公共空间放风筝对他人造成困扰,属违法行为,可被予以最高约700新元的罚款。
风筝在天上飞象征着自由,但在都市里放风筝却面对种种约束,似乎有些矛盾。
不过,毕竟放风筝属于空中活动(aerial activity),因此必须在不危及航空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民航局网站就出现这么一段警示:
如果在机场或空军基地附近放风筝,可能会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对飞机师造成干扰。风筝也有可能被飞机引擎“吞噬”。这样一来,就会危及生命并损坏飞机和地面上的财产。
民航局发言人受询时也告诉本地媒体,
“有鉴于我国的繁忙空域及城市景观,放风筝等空中活动须在遵循航空安全考量下进行。”
发言人也说,新加坡有些地区无论什么时候,都严禁放风筝,如花柏山和圣淘沙之间的缆车系统范围。
本地空间有限波及风筝爱好者
除了须严守空中的各种条例,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要探寻适合的地方放风筝,让爱好者相当头疼。
本地爱好组织Show Kites Singapore联合创办人Johnny Yap 坦言,
“新加坡很有多草场很适合放风筝,但却必须腾出来给未来发展计划,所以放风筝的好地方真的不容易找。”
他举例说,滨海堤坝的草坪本来空间很大,但后来开始兴建停车场;盛港一带的草地本来是他和其他风筝发烧友常去的地方,随后也无法使用。如今该地段已成了盛港综合医院的所在地。
新加坡风筝协会会长李威也透露,协会曾在2008年及2009年,或民航局批准在榜鹅绿洲(Oasis)轻轨站的附近大操场举办放风筝活动。
然而,这个草场今已盖起了公寓。
到了2010年,新加坡风筝日在榜鹅域径(Punngol Field Walk)一带的大草地举行,如今那里同样也成了两座公寓的地址。
一些风筝爱好者在本地找不到好去处,就索性到国外放风筝,如峇厘岛、马来西亚及印度等。
尽管如此,李威仍坚信,随着一些适合放风筝的场地的消失,也会有新地点出现。
“一些露天场地逐渐消失,但我们预见往后还会有新的场所出现,比如当巴耶利峇空军基地迁移后(腾出的空间)、南部滨水区衍生出的新空间,以及东海岸一带的地段将来也会被开垦。”
放风筝在本地还有热度吗?
除了土地和空中面对的局限,放风筝作为一种小众爱好,在不久的将来是否也会消失?
随着新加坡越来越多高楼林立、小朋友在大草地上奔跑“追风”的机会无形中也减少了。
有风筝爱好者难掩失望地说,她多年来在本地推广放风筝活动,但整体而言,社会和国人的回响并不大。她将其归咎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喜爱电子器材及社交媒体”。
本地疫情前每年都会举办“新加坡风筝日”。数据显示,2010年举办时吸引约5000人参加,到了2015年则增加至7000人。
2016年,出席活动的人数预计达到7000至1万人。
不过,在2018年之后,这项常年活动就不再举办,后来又因疫情的关系取消。如今能否复办,依然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