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新旧交替的时刻,我都会特别期待各大权威媒体所推出的必游目的地榜单,或是旅游趋势的预测等。
虽然目前出境游经常被新的变异病毒所打断,但随着人们越来越能接受和病毒共存的生活方式,出境游的曙光已经出现,虽然微弱,但也足以点燃人们出游的渴望。
就算还不能轻易出远门,这些文章也能给你提供旅行灵感,为即将来临的旅行做准备。
《纽约时报》本周二(1月11日)公布的2022年52个热门目的地,是其报刊的重头文章,邀请各地旅游作者提供推荐。
疫情前的榜单,以新兴时髦,并且具有新闻点的目的地为主,但这一两年的榜单,更重视社会意识。旅行不只是吃喝玩乐的事,你的个人选择绝对可以改变或改善一个目的地和当地人的生活。
今年的主题是“为一个巨变的世界挑选旅行目的地”,精挑细选52个全球目的地,主打负责任的旅行概念,让出行者的每一次出行都能帮助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避开一些过度旅游的目的地,给予脆弱的大自然(比如到加勒比海的巴哈马的鲨鱼保护区与鲨共游,了解鲨鱼所面临的问题)和社区(参观由原住民部落经营的加拿大公园)支持,让容易受到旅游业冲击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得到更多的关注。
提倡负责任或可持续性的旅行,提醒旅行者,他们的出行选择可以是积极的力量。
排在第一位的虽然是威尼斯,但所推荐的地区几乎是闻所未闻的基奥贾区(Chioggia)。这是位于威尼斯泻湖中的一群岛屿,被称为小威尼斯,运河两边同样矗立着古老而沧桑的建筑,但就少了游客。
其实,基奥贾历史比威尼斯还要悠久,或许是时候避开深受过度旅游(over tourism)之苦的威尼斯了。
紧接在后的是,莫桑比克的齐马尼马尼国家公园,推荐游客前往的理由是莫桑比克这个天灾人祸连连的国家,更需要旅行者去关注,而所介绍的国家公园不止能看见野生动物,也有历史悠久的岩画。
榜单里不缺ulu之极的目的地,比如:英国北部的Northumberland海岸线、阿根廷的Iberá Park等。这也显示了人们在疫情结束后更渴望到宁静之地进行疗愈之旅,毕竟这些地方被病毒打扰的几率更低也更安全。
榜单很明显少了亚洲目的地,估计欧美旅行者对神秘的亚洲之行依旧抱有观望态度。
上榜的亚洲目的地包括越南的红河三角洲,位于越南北部,当地的村庄还保留了独特的唱官贺(类似山歌)的传统。游客在这里进行文化旅游,品尝当地传统菜肴及参观历史古迹的同时,其实也是给当地人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缓解人口外流到城市的问题。
负责任的旅行屡次在各大媒体的榜单上出现,这应该也是旅游业未来的走向之一。
全球最大的旅游指南出版公司《孤独星球》推出的“2022年去哪里”的榜单,由《孤独星球》分布在全世界的作者、员工、出版伙伴等提名,列出2022年最值得前往的10个国家、地区和城市,也反映了这个趋势。
排名第一的最佳旅行国家、地区和城市,分别是散落在太平洋中的库克群岛、冰岛西峡湾区和奥克兰,都不算是传统上热门的目的地,能舒缓热门目的地的过度旅游化。
这份榜单也不断强调负责任的旅行,鼓励旅行者挑选目的地时,也能考虑到目的地在可持续旅行上做出的努力。
榜单上就包括了没有大型度假村的安圭拉;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的斯洛文尼亚,以及同时拥有蔚蓝海洋和神秘丛林并且在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伯利兹。
我们早已经见识过度旅游对目的地的伤害,因为疫情的关系,那些缺少了人的目的地或许会让人看了恐慌,但同时也是动人的。当世界停摆,一群海豚在威尼斯运河遨游的画面,还成了令人感觉温暖的新闻。
Two dolphins are spotted swimming in the water of a Venice canal as the lagoon city enters its second week of shutdown pic.twitter.com/tocHw8Ze3Z
— Reuters (@Reuters) March 22, 2021
全球最大的旅游平台之一猫途鹰(Tripadvisor)也在1月12日公布了2022年的旅游报告。
这项对各个市场的约2000名旅行者进行的在线调查,发现人们在2022年最想去一个他们之前未去过的地方旅行。
新加坡的旅行者有将近一半的调查人数(各市场中比例最高的)认可这一点。热爱旅行的新加坡人也展示了他们对2022年的旅行热情和乐观,82%认为他们将在2022年去一趟旅行,在地游依旧是热门的趋势。
根据调查结果,74%的新加坡人打算在本地旅行,高于53%的出境游。
报告也显示,在未来的旅行计划中,三大决定因素分别是:
- 去全新的目的地
- 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
- 更沉浸式的旅行
由此可见,人们不再热衷于走马看花的旅行,而是追求更有深度的体验。
英国《独立报》的旅游专栏作家也预测了2022年的旅行趋势,包括更多的旅行者会采用火车旅行,这不止是更为低碳的出行方式,这种慢旅行能让心神疲累的旅行者慢悠悠的看风景。
因疫情而习惯了居家办公的人们,工作地点也变得更为流动。
人们也能将旅行和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对更年轻更习惯科技的Gen Z族群而言,他们绝对能胜任何时何地的工作方式。
全球也有越来越多国家针对这群能随时迁徙的旅行者,推出旅居一至两年的数字游民签证(Digital Nomad Visas)。今后除了Staycation之外,我们也要开始熟悉另一个新词汇:Work-and-play-cation。